第六章 儿科圣手(4 / 7)

加入书签

科先驱,开创了中医儿科一脉的祖师爷!

    钱乙所研发革新的六味地黄丸,更是在新世纪,出现在几乎所有药店的橱窗中。

    赵煦看着坐在他面前的钱乙,眼神迷离了一下。

    因为,眼前这个为他诊脉的太医,后来在邵圣年间被逐回原籍了。

    不止是钱乙,整个太医局,都被清洗了一次。

    数十名太医局医官被遣散。

    原因?

    很简单。

    这些太医,在元祐垂帘期间,与太皇太后身边的亲信内臣入内内侍省副都知陈衍,往来密切。

    为什么往来密切?因为陈衍的差遣里有勾当御药院、提举翰林医官局,属于几乎所有太医的顶头上司和直接管理者,不和陈衍打交道的太医是不可能在太医局混的。

    但新党可不管这些,他们也懒得一一甄别,索性全部发遣!

    很荒缪吗?

    不!

    这就是党争!

    不讲是非,不论善恶,不分对错,只讲立场。

    旧党如是,新党亦如是。

    往事在脑海中浮沉片刻,赵煦的心思就回归现实,他看着面前的钱乙问道:“钱太医,我脉象如何?”

    钱乙将放在赵煦脉搏上的手拿开,然后恭身拱手:“殿下脉象平稳,呼吸有力,旧疾已是大好,往后但需注意调养、保温,莫要急冷急热便好!”

    赵煦点点头,道:“我知道了,我会注意的!”

    上上辈子的他,之所以忽然暴毙,英年早逝。

    就是因为不遵医嘱,将钱乙和其他太医的告诫抛在脑后,在早春时节,和几个妃嫔在御花园里嬉闹。

    结果,感染伤寒,引起旧疾复发,持续高热,呼吸急停……嘎了!

    用新世纪网络上的话说就是:浪死的。

    如今重回少年,赵煦当然绝不会再犯这个错误。

    钱乙微笑着拱手再拜,就要告辞。

    赵煦却叫住了他:“钱太医今日缘何入宫了?”

    钱乙答道:“臣奉德妃娘娘令旨,入宫来给公主诊疾的,恰遇国婆婆,婆婆言殿下昨夜似有咳喘,便命臣来给殿下诊脉,所幸殿下吉人天相,脉象平稳,旧疾已有大好之兆!”

    钱乙的话,在赵煦心中,仿佛投下一块石子。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