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2章 埋伏(3 / 6)

加入书签

黑烟的渡桥,以及对岸逃远的魏军背影,仿佛在嘲笑着张苞来迟一步。

    张苞面色有些不善,丈八蛇矛重重刺入焦黑的桥桩,枪尖带起的木屑里混着火油的刺鼻味。

    邺城燃起的狼烟,足以让渡口守军有一天一夜的时间来进行破坏。

    脸色不好,只不过是因为心里的那点侥幸未能如愿。

    不过这里没有像邺城津那样被毁得那般彻底,未必不能利用起来。

    最重要的是,对岸没有守军。

    也就是说,只要在伪魏援军到达之前,搭起浮桥,自己就可以控制住冀州通往太行山的咽喉,进而威胁司马懿的后路。

    一念至此,张苞不再犹豫,厉声喝道:

    “取筏,搭桥!”

    吼声甚至压过水声。

    皮筏子,这个原本是流传在凉州的渡水工具,在经过冯某人的发掘之后,已经成为汉军的战略物资之一。

    平时不用的时候,不会占用太多地方,重量也轻。

    需要用的时候,只要充好气,再配上南乡牌麻绳,无论是来当成泅水的工具,还是用来搭建浮桥,都是极为方便。

    比起就地伐木作筏,那是快了不止数倍。

    所以成为行军必备之物,那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而从凉州到并州,再到塞外,无数草场牧场,又为此提供了足够的基础。

    有人拿出一个带着尖头的竹筒,再用一头套有胶体的木柄组合成打气筒。

    在“扑哧扑哧”的打气声中,原本干瘪的皮囊在此起彼伏的打气声中迅速鼓胀。

    季汉对魏吴两国的优势,不是靠那一样两样三四五六样新鲜东西的,而是有着完整系统性的运作体制的优势。

    组织能力,生产能力,权利的分配,升迁制度,资源调配……等等等等,都是这个系统的组成部分。

    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已经有皮筏子被推入水中,十名水性极佳的汉兵已赤膊跃上。

    “横索!”

    岸上的人把麻绳与魏军没有来得及破坏的铁链绞成牵引索,扔到皮筏上。

    随着皮筏向对岸不断靠近,第一道浮索已由敢死队拽过河流。

    “快!把筏子都接好!”

    光着膀子的士兵开始将羊皮筏用浸过桐油的麻绳串联。

    魏兵在逃走前虽然破坏了桥面,但立在水里桥墩基本都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