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8章 襄阳之战(2 / 8)

加入书签

,那两人就等着受到处罚吧!

    哪料到毌丘俭居然是摇头:

    但听得他说道:

    “如今之计,谁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唯有看看能不能依靠樊城,在汉水重建浮桥,与襄阳联通。”

    胡质闻言,不禁有些失望,这不还要冲破陆逊的水上防线吗?

    想了想,胡质又问道:

    “上庸呢?能不能让上庸的守军,从西边给吴寇压力?”

    听到这个话,毌丘俭脸露出苦笑:

    “文皇帝在时,上庸等地,豪族势力就不小,到了先帝登基的时候,申家之流,就敢私自刻印官符,以天子名义,授与他人。”

    说到这里,毌丘俭叹了一口气:

    “待司马太傅亲自平定了上庸孟达作乱后,朝廷曾欲清查当地人丁户籍田地,没想到遭到了司马太傅的阻止。”

    “只言蜀虏以密网束下,故下弃之,大魏宜弘以大纲,士吏则自然安乐,故朝廷便不再提此事。”

    “且司马太傅久守宛城,劝农桑,禁浮费,故南土士吏,多是感念司马太傅之恩。”

    事实上,上庸等地的豪强问题,是有着极为复杂的历史原因的。

    近一点,至少要追溯到武皇帝与刘备争夺汉中时期。

    (注:上庸等地,在东汉时属于益州)

    远一点的,甚至可以溯源到刘表刘焉张鲁等人。

    上庸等郡,处于南阳、襄阳、汉中的交界地带。

    又处于巴山的包围之中,道路难行。

    这几十年来,无论何方势力拥有此地,都要安抚好当地的豪强。

    胡质眉头一皱:

    “毌丘将军镇守荆州这么多年,都没有能让上庸之地的士吏归心朝廷?”

    毌丘俭一听,心里顿时破口大骂:

    说的什么屁话!

    先帝在时,司马太傅可是辅政大臣,上庸等地的士吏,哪一个不忠于朝廷?

    待先帝东巡许昌,司马太傅退守洛阳,大魏连关中都失去了。

    自己既要防备北面的武关,又要防备南边的吴人,哪还有什么精力去镇抚西边上庸等地?

    说真的,以现在天下的形势,这几地一直没有作乱,有心重新归附西蜀,已经算是难得了。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