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3章 粮食(3 / 7)

加入书签

;“所以冯明文才说,让自己的女儿挑选喜欢的人?”

    右夫人看到阿姊如此,连忙点头道:

    “若是女子真心喜欢一个人,就算她再怎么强势厉害,态度终究是不一样的。阿姊对此,当是最清楚不过。”

    前半句倒还算是有些道理,只是……

    “什么我最清楚不过?”

    皇后登时又恼了,“你几個意思?”

    “好好好,”右夫人嘻笑道,“就如关家虎女,行了吧?”

    张皇后瞟了右夫人一眼,却是不说话了。

    也不知是在衡量利弊,还是真听进去右夫人的提醒。

    延熙三年六月,各地开始陆续收夏粮入库。

    蜀地与凉州,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出现了因为耕地减少,导致粮食产量同比下降的情况。

    不过产量并没有降低多少,影响不大。

    因为蜀地南部这两年开始推广双季稻,抵消了一部分减产。

    但汉家天子怜悯子民多灾多难,还是下令减少征收上半年的赋税。

    此举让士吏百姓大是赞扬,称赞阿斗有明君之风。

    特别是蜀地,不少人家纷纷表示,陛下终是不忘季汉开国之地的乡亲啊!

    正好今年可以多卖一些给吴国,你说能不交口称赞嘛?

    只是由于关中并州等地,经过这三年来的整治,已经开始恢复了民生。

    朝廷整体收上来的赋税,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一些。

    相比于季汉的波澜不大,吴地则是哀嚎一片。

    大江以南,大多是种黍和种稻,也有种菽,少有种麦——也就是说,江南之地,夏粮极少。

    而无论是黍、稻、还是菽,大多都是始于四月,最早也要收于八月,迟则到十月。

    (注:在三国时代双季稻还没有传开,所以江南的水稻只收一季,而中原可以夏收麦秋收黍,这也是古代北方比较发达的原因。)

    而现在,从荆州到江东,可以看到成片成片的昔日良田,不是因为旱情没能及时播种,导致荒废。

    就是强行播下去的庄稼,也因为水分不足,长势矮小,根本没有办法长出实子。

    把珍贵的粮种种了下去,最后却是得到这种结果。

    让不少农人蹲在地头,看着比往年要矮小一半的庄稼,最后忍不住地抱着头嚎啕大哭。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