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7章 汉吴之别(6 / 6)

加入书签

都督内外军事,事务繁忙,也是情有可原。”

    说完这一句,他又有些斟酌地说道,“以琬之见,这大赦有大赦的好处,可以补充大汉人丁。”

    “当然,不赦也有不赦的好处,可以表明大汉严法不变,让百姓不敢轻易犯法。”

    冯都护听了蒋琬的话,点头道:“蒋公所言甚是。”

    然后把问题反抛回去:“那蒋公是支持大赦,还是反对大赦?”

    蒋琬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沉吟了一下:

    “先帝入蜀时,丞相立严法治蜀,时人多怨,翼侯亦劝丞相,丞相以‘蜀土人士,专权自恣,君臣之道,渐以陵替’拒之。”

    “依琬看来,非蜀土如此,天下世家亦如此。丞相既据蜀而克北,终让天子还于旧都,正是说明治理得法,琬自认不如丞相,故不敢轻易丞相之制。”

    对于蒋琬这番话,冯都护不禁点头,表示赞同。

    战争时期,从来只有用严法以促高效,尽可能地整合资源。

    休养生息,宽法薄赋,那是统一以后,和平安定时期才应该做的事情。

    看到冯都护点头,蒋琬觉得自己已经探明了对方的看法。

    毕竟冯都护与丞相关系匪浅。

    丞相以严法治国,冯都护既承丞相之志,自然不可能轻易改变丞相留下的制度。

    更重要的是,大汉的罪犯,只要不是死罪,基本都是送到某处进行劳动改造,以赎其罪。

    这些劳动改造的地方,有不少就是与兴汉会有关。

    冯都护嘴里说是没有看法,说不定心里是不愿意大赦的。

    “不过也正因为丞相以严法治国,所以这刑加于人,更应该谨慎小心。”

    蒋琬继续说道,“否则的话,万一稍有差池,犯人就是犯了小错,也会被扣以大罪。”

    冯都护看着蒋琬,不说话。

    他觉得蒋琬说得很有道理,历史上丞相选他做接班人是有道理的。

    怪不得,历史上蜀汉的政治斗争极少流血,难道就是因为主政者的这种思维吗?

    不过此时的冯都护有些迷糊:

    所以蒋公琰是打算赞成大赦还是反对大赦?

    7017k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