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6章 巨变(2 / 7)

加入书签

    谁又能料到十五年后,蜀地世家看着年年增产的粮食,再看看被死死地压制着的粮价,欲哭无泪。

    蜀地世家经过这么多年的调教,早已经变得帖帖服服。

    农桑乃国之根本,蜀地平原那么一大片的耕地,哪里要种粮食,哪里要种桑树,是早就已经规定好了的。

    谁敢乱种甘蔗茶树啥的,官府第二天就能找上门来。

    至于粮贱伤农这种事情,当然是不会存在的。

    因为官府对粮食有一个保底价,兴汉会甚至还能高出保底价两三文钱,甚至四五文收购。

    反正肯定不会让大伙亏本种地就是。

    你就说你卖不卖吧!

    “你这粮价要是合适我们肯定卖啊!”

    锦城外码头仓库,同时有兴汉会设在蜀地的最大据点。

    今天这个据点,迎来了不少客人:李家、张家、赵家、黄家……

    蜀地但凡排得上号的家族,都派出能拿主意的话事人。

    听到坐在主位上的邓良,看着下边的吵吵嚷嚷,笑得很是温恭:

    “这么多年了,谁不知道我们兴汉会做事,那都是地道得很!哪一年我们收粮的价钱,不是比别人高?”

    那是因为除了卖给官府,就只能卖给你们好吗?!

    这么些年来,官府仗着有兴汉会的草场牧场撑腰,年年都有大量的耕牛租给泥腿子。

    八牛犁泥腿子用不上,但曲辕犁却是最适合小户人家用。

    这么多年战乱下来,人口十不存一可能太过夸张,但说锐减了六七成那肯定是事实。

    再加上丞相一直在大力兴修水利,还有这些年来,对外作战节节胜利。

    让官府手里掌握了大量的荒田,能够大规模地给泥腿子分田分地,而且赋税也不高。

    最重要的是,只有上了户籍的人家,才能把孩子送到学堂。

    这可算得上是大汉天子最大的仁政——至于有没有人在暗地里咬牙切齿,谁在意啊?

    富裕一些的农户,现在连鸡鸭都养上了。

    有了那么大的盼头,谁还愿意当隐户?

    大户人家屯再多的粮食,又有什么意义?

    想起这些年不少大户人家去南乡做粮食买卖,最后却是家破人亡,不少人心里都是“呸”地一声:

   &nb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