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僧是愚氓,妖为鬼蜮(7 / 12)

加入书签

上白话,方便新报刊印。

    江南地域主义,常以一种经济优越感自居,将区域性的经济繁荣,抽象为某种文化优越,乃至人种优越的隐形论调。

    “此论也,貌若嘉经济、文教之翘楚,实蚀损国族之共体,盖阳明末流所渐,流与国家大义相离之识,其心所藏,非在争权,乃在卸责耳。”

    周子义脑海中回忆着皇帝的措辞习惯,笔下丝毫不停。

    此类论调,看似是对经济、文化优势的表达,实则是对国家共同体的削弱,是一种在阳明后学的影响下,与国家利益分离的思潮,其目的,不是对权力的争夺,而是对责任的去化。

    “夫江南承庙堂资策之偏厚,享政令优容之红利,物阜而文兴,然当此际,竟生‘吾养天下’之妄念,嚣然日炽。”

    堂下官吏如坐针毡。

    方良曙更是干脆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周子义视若无睹,记写愈发顺畅。

    江南在朝廷的资源配置、政策倾斜的优容下,获得了物质上的红利,带动了文化的发展,但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江南却诞生了一种“我养了全天下”的想法,甚嚣尘上。

    “每疾言诋度田清丈,怨怼赋税之更张,甚而直诋北省。复欲弱京师之权纲,废赋税之统摄,乃至妄诞财计自理。”

    “混一之疆宇,构为赘疣;赋税之均输,曲为吮血;天下一家之念,浸消为江南重省与北地冗散之苟合,究其根本,盖在家国之心所失也。”

    礼部大堂内的官吏们,终于再也坐不住,上手敷衍一拱,便起身告辞。

    周子义周边几位同僚离去,只觉视野开阔了不少。

    他记得越发迅速。

    这种思潮往往表现为对度田清丈,调整赋税的强烈不满,乃至直接演化为对北方诸省的贬低,继而要求削弱北京集权,取缔赋税统管,甚至妄想财政独立。

    国家的统一,被重构为拖累,赋税的再分配,被解构成吸血,天下一同被逐渐消解为南方优等省份与北方低效单位的临时合伙,其根源,在于国家认同体系的失衡。

    “斯乃倾覆国本之论!”

    何洛文做完了最后的定性。

    可惜,堂下官吏已经相继离开,林绍、施观等人反而留到最后,听完最后一句,默默拱手告辞。

    礼部大堂只剩下何洛文与周子义相对而坐。

    周子义写完最后一句后,再未等到多余言语。

    他正欲收起笔墨,下意识抬头扫了一眼冷冷清清,空空荡荡的礼部大堂。

    福至心灵,周子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