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正本清源,再和池南(6 / 8)

加入书签

,谁敌谁友,百姓一眼便知,难道不是最合适的口号?”

    张瀚怫然不悦:“栗部堂此言差矣,这邪说若是被流民取了去……”

    赫然是有要争论起来的架势。

    朱翊钧见状,及时出言扑灭苗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朝廷代行天道,是亘古大义,李贽不过拾圣人牙慧罢了,张卿不必太过敏感。”

    要是觉得歪理邪说接受不了,总有一款圣人言论能契合上。

    朱翊钧摆了摆手,轻巧揭过:“就按陈卿的议,口号便以‘分配’为眼,让翰林院想几个顺口的句式。”

    张瀚欲言又止,无奈还是闭上了嘴。

    朱翊钧生怕还在这话题上纠缠,连忙看向王国光:“王卿,且说说税赋罢,看看今年分配得如何。”

    这就是要进入年会议题了。

    群臣正襟危坐,打起精神。

    王国光对先前的议题插不上话,本是走神想着别事,此时受唤,这才神魂归窍。

    “回禀陛下。”王国光顿了顿,给自己组织言语的时间,“万历七年,除留存各省夏税秋粮,共一千三百二十万三千一百四十四石有奇外。”

    “一干税目,归拢中枢大小府库,合折银二千一百三十二万两白银,其中太仓库五百九十八万四千六百有奇。”

    万历四年定制,无论地方省府衙门留存,还是转运中枢,都要在户部登记造册。

    如今中枢的大大小小府库,无论是太仓库、太仆寺、节慎库,乃至内库,虽然仍旧是分锅吃饭,但户部要计总账了。

    这也是为何前几年年会,王国光只能报太仓库的年入,如今却能合拢一齐汇报。

    不仅如此,在记国库的年账时,还要做两套账——一套按实际入账,一套折合为银价入账。

    当然,别看只是一点小小的规范化工作,改变了统计方式,实质上大大增加了户部的职权以及工作量。

    自此之后,五部、内库,频频跟户部撕扯不休。

    要不是给户部扩了编,老王头吵着要致仕了——扩编其实也有的吵,国子监年年抱怨户部,说其录用的监生种子太多了,显著降低了太学举人的升学率,当然,国子监嘛,说话就不太能吵到人了。

    只听王国光继续说道:“……矿税、关税、盐税皆与去年持平,田税占82%,较去年下降了2个点,商税因近海海运兴起、与朵颜三卫的互市建成、湖广宗产上缴利润增多等原因,较去年上升了2个点,多出四十万两白银。”

    按下户部用词逐渐变成皇帝的模样且不提,申时行当即开口追问道:“今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