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金革无避,军旅从权(8 / 9)

加入书签

nbsp;  戚继光来了归来了,自己也没必要太过热切,反而地沉着布置好正事才对。

    张居正朝皇帝看来。

    朱翊钧沉吟片刻,斟酌道:“先生,朝廷今年既然决意对朵颜卫用兵,戚继光也在皇极门外候着了。”

    “能不能趁着这个机会……将丧事过了百日的官吏,酌情起复,委派一些相关的差遣?”

    张居正一怔,立刻跟上皇帝的思路:“金革无避?”

    朱翊钧点了点头,确定道:“金革无避。”

    丧期到了,官员是要是乖乖致仕给父母守孝的,张四维就是因此回了三晋。

    不过也不是没有例外。

    譬如皇帝夺情。

    马自强母亲去世,按理就应该回家守孝,不过皇帝说国家朝局需要你,留下吧,于是他百般推辞而不能,只回家守了二十一天的孝,便匆匆回京。

    但夺情终究是特例,影响也不太好。

    更容易成为臣子的道德漏洞——皇帝夺情你就不守孝了?没读过陈情表吗?说到底还是不孝顺。

    所以没有人找马自强麻烦,不代表别人被夺情,都可以这样举重若轻。

    尤其是对于某些得罪人多的官吏来说,夺情往往掀起轩然大波。

    不过没关系,还有儒家道德观内部认同的特例,金革无避,军旅从权。

    春秋大夫,卒哭从戎,也就是丧期从军打仗。

    这显然不合周礼嘛。

    于是子夏问孔子,三年之丧卒哭,金革之事无辟也者,礼与?初有司与?

    卒哭(百日祭)之后,国家因为战争征召复起,是不可以拒绝的,这合乎周礼吗?还是单纯的权宜之计?

    孔子就说了,昔者鲁公伯禽有为为之也。

    早有先例嘛,为了国事,可以折中一下的,只要不是为了个人前途、官运之类的私利,就不算违反礼制。

    这是礼记说的,自然是很有说服的——“金革无避古有训,起应徵辟从驰驱。”

    这时候守丧,就不需要三年了,一百天,过了卒哭,就可以复起了。

    这就叫金革无避,军旅从权。

    朱翊钧看向张居正,直言不讳:“朕去年给先生老家装了暖屋,可先生的父亲今年还是不幸病倒了。”

    “朕哪怕加遣了御医前去探望,心中还是忍不住担忧。”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