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悬石程书,事必有初(5 / 8)

加入书签

翰林院堪磨了五年,如今已然是补了皇帝日讲官,御前讲学了。

    但或许是出身好,少年得志的缘故,于慎行很多时候说话也经常不经遮掩。

    譬如官年的事情,就私下写文章,四处与人谈及。

    略显轻佻。

    反倒是李长春。

    虽是与于慎行同岁,甚至作为二甲第一,名次还比于慎行高出六十位。

    但就因为出身四川的缘故,没有乡党提携,缺少经学流派的教育资源,仕途上甚至比不上于慎行。

    受了官场毒打,李长春的为人处世,逐渐带上了些许谨慎。

    于慎行摇头更正道:“并非是邀功,而是以为考成法,有些求治过急了。”

    “我知内阁是为迅速扭转颓势,更正官习,本意自然是好的,但实在太过严苛了!”

    “过去三年之事,如今往往压于一年。”

    “咱们尚且为求赶工疏于雕琢文字,地方州府官吏又如何?就怕为了免受责罚,严刑催科,戕害百姓啊!”

    以于慎行的角度来看。

    同科的赵志皋偶尔去讲学并不算什么问题,毕竟编修实录,本身不是什么急切的事情。

    按照以往的进度,世宗死了四年才开始编修实录,有谁急了?

    偏偏考成法一出,内阁就像催命一样,压缩工期,才让热爱讲学的赵志皋,无法完成内阁交办的繁重任务。

    这哪里是赵志皋的过错,分明是考成法太过严苛所导致的啊!

    可怜无辜的赵志皋,还要被皇帝叫去吏部训斥遭受折辱。

    李长春闻言翻了个白眼。

    有没有可能,以往的十余人写一本六年的实录,还要三五年,本身就太过清闲了。

    但毕竟是一个值房的共事,说话不好太直白。

    他只好打趣道:“吴中行今晨邀你去伏阙,彼时可远应该顺水推舟的。”

    于慎行见李长春不愿意聊这事,不满地看了李长春一眼。

    不过听李长春提及吴中行,倒是也有些感慨:“还真别说,吴中行这次可是赌对了。”

    “方才我听闻,陛下去吏部是带着吴中行他们的,名望、圣眷,恐怕是一举两得了。”

    李长春听了这话,忍不住嘟囔一句:“人也被他们得罪完了。”

    于慎行正要说话。

  &n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