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花开两朵,把薪助火(6 / 8)
nbsp;就拿四川来说,那地理条件,也只能就地行巴盐,几百年都这样。
甚至他前世,都还在叫巴盐,或者盐巴,都成习惯了,不是没有缘由的。
殷士儋一口气说完他的条陈,或者说上任的条件,都出奇地顺利,心中对皇帝的评价又高了不少。
然后便犹豫起了,最后一个问题此时要不要问。
朱翊钧见他欲言又止,撇了撇嘴,主动问道:“卿还有何要奏?直言不讳便是!”
殷士儋连忙摇头:“陛下,非是还有挂碍,只是……还有一事,需请陛下明示。”
朱翊钧颔首:“但说无妨。”
殷士儋沉吟半晌,斟酌语句后,才缓缓开口道:“陛下,两淮行盐,可要因地制宜?”
他多少能猜出,如今的中枢,有意拆分南直隶——至少,也要降格为行省。
否则,也不会特意将盐政衙门设在山东,压制两淮盐课转运司了。
就是不知道,他要出多大力。
朱翊钧转过头,看着语气小心的殷士儋。
心中不由啧了一声。
不愧是前殿阁大学士,心思真通透。
既然问到这个份上了,他也不遮掩,直言不讳道:“自然要因地制宜,两淮的盐,应天诸府与凤阳诸府,无论是地理,还是水运,亦或是徽商,各自有各自情况嘛,卿自己把握罢。”
行政区划,除了简单粗暴的地图划线,经济上的分化,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殷士儋心领神会,默默行礼应下。
随后,君臣二人又议了议衙门选址、人员编额、运转经费等等事。
这些事相对而来没那么重要,主要是君臣相互了解,必要的途径。
正事说完,气氛又相对轻松了不少。
说起殷士儋给先帝讲学之事,朱翊钧还主动求问了一些《大学衍义》、《贞观政要》的要领。
气氛浓烈时,殷士儋还现场赋诗一首,呈与皇帝——皇帝赞不绝口,称其体齐鲁之雅驯,兼燕赵之悲壮,禀吴越之婉丽。
让殷士儋老脸如雏菊般绽放。
只可惜皇帝没他想象中那样,同样赠诗一首,让他有些遗憾。
看来此前那首词果然不是皇帝自己写的。
正当二人相谈正欢时。
张宏从文华殿东偏殿外走了进来。
&n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