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潜光隐耀,另起炉灶(7 / 8)

加入书签

p; “朕找你来,是因为此事要抛开君君臣臣那一套,另起炉灶。”

    “也不是随便缝补一下这么简单,学说要反映现实,解释已有,否则是没有生命力的。”

    “李卿,除了你,朕找不到这么离经叛道,又出类拔萃的经学家了。”

    要解释已有,自然不能简单把什么民贵君轻拿来用,毕竟老百姓自己过得怎么样,又不是看不见,自己贵不贵还是知道的。

    脱离现实的理论,会给百姓违和感,别说构建共同想象体了,那只会被百姓当成厕纸。

    同时,不扎根于四书五经本身,就无法创作这样一门学说,至少朱翊钧自己肯定是不行的。

    这才是难度所在,不脱离时代,又要另起炉灶。

    李贽无奈地摇摇头。

    难怪皇帝说他可以“安心治学”,量身定做一套学说,不安心个四五年,架子都弄不出来。

    但,难度还不止在这里。

    李贽抬头看向皇帝:“陛下说得好,学说只能反映现实。”

    “恕臣直言,若是百姓食不果腹,居无定所,再好的学说也构建不出,陛下口中的想象共同体。”

    朱翊钧点了点头:“朕明白李卿的意思。”

    “若是朕在位这数十年里,不能改善百姓的处境……”

    他看向李贽,认真道:“那就是朕无能。”

    李贽默然,再度拜下。

    交换心意后,他终于还是认可了皇帝。

    开口道:“陛下圣德,臣愿为此事!”

    朱翊钧展颜一笑,将李贽扶起,嘱咐道:“通政司的新报,朕交一部分给李卿负责,俸禄也算一份在这里面。”

    “此事不急,只要在三年里,打磨出一个雏形,就算卿不负所托了。”

    嘱咐了一番后,朱翊钧目送李贽出了万寿宫。

    又叫来蒋克谦,开口道:“让中书舍人去吏部,告诉温纯,调王世贞进京。”

    蒋克谦应声而去。

    朱翊钧站在空旷的万寿宫中,缓缓闭上眼睛回忆近日的应对与安排。

    这事交给李贽一人肯定还不够。

    新报大白话只是给黔首看的,士林中还缺点意思。

    这就是他召王世贞回京的缘故,李攀龙死后,王世贞独领文坛,声望不容小觑,也合该进京为他所用,做个士林中的肉喇叭。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