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蛛丝马迹,风雨将至(5 / 6)

加入书签

帑出钱,倒不觉得如何,毕竟大明朝的君上,惯会收买人心。

    若是户部出钱,还能形成制度,但是内帑出钱,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没了。

    那位早慧圣君,或许是暂时割肉,邀买人心的想法。

    但今晨廷议结束,张居正便听闻了朱翊钧主动求取考成,让讲官与两宫监督课业。

    他立马就品出意味来,这是有意在为考成法站台。

    这份遥遥的支持,不免让张居正别有一番滋味。

    如今又听到李贵妃要在针工局施展考成法,他更是有些许惘然。

    这位新君,到底有几分机心狡猾,又有几分与他志同道合?

    高拱没想太多,点了点头:“我这就重新拟票。”

    随即,他便拿起笔,埋头书写了起来。

    趁着这个间隙,高拱一心二用道:“对了,还有一事忘了说。”

    高仪、张居正看了过去。

    高拱头也没抬:“视山陵的事,我与工部议好了,就在天寿山的潭峪岭,明日廷议,我提前跟你们通个气。”

    二人点了点头,这事是正理,天寿山那地方,本就是早就选定的地方,潭峪岭也是佛道与工部堪舆出来的,二人这几日也有耳闻。

    高拱继续道:“子象身子骨不比叔大硬朗,天气燥热,容易吃不消,还是叔大去一趟吧。”

    高仪想争辩一下,却又想到自己确实这把年纪了,比起逞强,更应当留着有用之身。

    只得对张居正投去一个歉意的眼神。

    张居正顿了顿,展颜笑道:“自是应有之义。”

    “随行的人呢?”

    面上随意回着话,张居正却止不住地摸索指节。

    按理来说,高仪确实年事已高,不便视山陵,合当由他张居正出面。

    但是……高拱不应该会解释的。

    张居正了解高拱,这等理所应当的事,他从来不屑于解释。

    按高拱的性子,应该是随意一句话点了他才对。

    眼下一副劝慰的做派,反倒让他察觉不对。

    高拱不意自己一个简单的习惯,就露了马脚,还浑然不觉:“按照嘉靖七年的旧例定额,户部尚书张守直、礼部右侍郎朱大绶、工部左侍郎赵锦已经定了。”

    “余下,再去一个御史和给事中,明日廷议上再说吧。”

 &nb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