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夏师爷(一)(2 / 3)

加入书签

p> 夏仲德连连点头:“首长说的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尤其是这法律,更是维系社会运转的基石。”他顺势将话头引向了今日的主题,“上次多亏首长指点迷津,那关于‘溯及力’‘管辖权’和‘证据链完整性’的见解,真是让在下茅塞顿开。回去与东家禀明后,依计而行,警察那边果然不再纠缠那桩旧案了。昨日已经正式送来了撤案通知,保释金也全额退还。曲家大娘子感激不尽,特意嘱咐在下,一定要重重答谢首长。”

安熙微微一笑,不置可否。当时曲家老爷并不在临高,留在家里的除了女人就是孩子,主事人曲家大娘子又被传唤了去,押在局子里讯问,他去向谁禀告?当师爷当久了,又是专门干这种活的,“谨慎”和“推脱”已经深深地刻在了他的骨子里。

案子不难,曲家未迁到临高前多年前的一桩家事,牵扯到两三桩可能的人命,当时大明律法下就是个糊涂案。到了元老院治下有人举发,又从当事人口中得了口供,曲家大娘子作为主事人和嫌疑人,很难脱开干系。夏仲德通过层层关系找到他请托此事。

以安熙目前的地位原是懒得理会这种事的。作为法学会秘书,他的本职法务省的常务次长。行政机关不是权力机构,却最有权力。别看头衔没有“法务相”“最高法院大法官”“总检察官”这么显赫威风,却是本部门的行政官僚一把手。

他既不缺少钱财,也已经登上了个人权位的巅峰,实在没什么能打动他的。

出于某种考虑,最终他还是决定插手此事。然而他并未直接干预司法,只是“在法律框架内”点拨了几句,点明了旧法与新法衔接处的模糊地带,以及取证程序上可能存在的瑕疵。这对于这些年来浸淫于各种案例,旁听过无数讨论,参与过抄书式法律编纂的法学生――哪怕是“成教学历”的法学来来说,也是举手之劳。

“夏师爷言重了。”安熙语气平淡,“我并没做什么。不过是基于现行法律,提供了一些原则性的看法。最终如何认定,是司法部门的事情。元老院的法律,讲究的是证据和程序。”

“是是是,首长高风亮节,秉公而言。”夏仲德赔着笑,心里却如明镜一般。对方越是轻描淡写,越显出其能量巨大。对于这位安元老而言,或许只是一两句话的事,但对于曲家,却是避免了一场可能家破人亡的灾祸。

对曲家,他说不上有什么深厚感情。但他既然替人办差,好歹也得对得起这些年曲家的礼遇和酬劳。

“另一桩案子,大娘子也说了:虽说素娘是蓄意谋害她未成,但是如今已经出了一条人命,她也不愿意再多追究,出了谅解文书。韩妈的后续事宜,曲家自会处理。”

安熙不置可否,只是点了下头。夏仲德却知道对方对这样的处理是满意的。周素娘这案子,越快翻篇越好。

忙从袖中取出一个扁平的锦盒,推了过去,“安元清贫自守,寻常黄白之物,不敢污了清名。此物是我家东主偶然得来,乃前朝一位致仕刑名老夫子的笔记手稿,其中或有涉及岭南地方旧案牍处理之惯例。想着或许对安元老研究古今法律沿革,能有一丝参考之益,聊表寸心,万望笑纳。”

安熙的目光在锦盒上停留了一瞬。金银财宝?他确实看不上。元老们最不稀罕的就是这些;而真正的权力和资源,也并非靠那些东西换取。这手稿,实话说他也毫无兴趣――本质上他并不是个爱学习,善于学习的人。要不然也不会只是个成教学院毕业的法学生了。但是这礼物……有点意思。看得出用了很大心思。这份“谢礼”既不显俗气,又投其所好,更暗示了对方记住了他“研究法律”的幌子。毕竟,对旧时代司法暗角信息的研究在法学会里算是一门显学。

他没有立刻去接,指尖在光滑的桌面上轻轻敲击了两下,发出笃笃的轻响。“夏师爷有心了。”他缓缓开口,“研究旧法,是为了更好地施行新法。元老院要在这片土地上建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