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节 造船(2 / 5)

加入书签

的海林作为木材处理工艺方面的专家,三天两头往这里船厂跑,周比利已经和他很熟悉了。随手递了一根烟给他。

    “这次的杉木还真够大得!”他随口寒暄着。

    “还不够大。”海林拿过烟,自觉的往耳朵上一夹,月台上不许抽烟这是规矩。蒸汽机车头还好好说,煤气机车头属于相当危险的易爆设备。

    “当然,要有整材就好了。现在箍桅杆成了件复杂的活计了。”

    “最大最好的,都给皇帝老子搞去了。”海林说,“不是造宫殿就是造坟,次一点的,也都给人截成一段段的做棺材用。”

    “要是能有东南亚的木材就好了。”

    “这就得看英明神武的督公什么时候下这个伟大的决策了。”海林阴阳怪气的说道,“走,去看看箍桅杆的地方。我倒想看看,这些大小不一样的木头怎么拼接起来的。”

    大跨度铁桁架结构的金工车间里,蒸汽弥漫,电石灯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二台蒸汽锻锤的巨响声此起彼伏的重复着,天车的吱嘎声,起吊和放下的号子声,锻工们敲打锻件的声音,让整个车间显得生气勃勃。

    在车间的一角,正是箍桅杆的工作区。按照cad软件按照最佳强度组合开好接口的圆材已经被架在铁制的滑车上彼此咬合着牢牢固定住――在互相咬合的技术上,吴旷明搞了一些传统的榫接工艺,确保咬合更为紧密。按照技术资料上的要求,工人们已经在咬合部分架上的钉入了铁制的紧固件,确保咬合的连接强度。

    当海林他们来到车间的时候,工人们正在陆有天的指挥下为复合桅杆安装铁箍。安装铁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复合桅得强度。即使是整根的直材桅杆也要安装铁箍。

    要加上铁箍的部位已经用墨笔进行了标示,上面还有不同的数码――因为桅杆的直径并不是上下完全一致的,所以每个铁箍都是按照部位的尺寸定制的,铁箍的直径略小于桅杆的直径,以确保一旦套上后能够紧紧的箍住。

    一个个的铁箍正在旁边的加热炉中加热。加热炉是用煤气作为燃料,不但热值有保证,而且使用干净。铁箍在加热炉里被加热到红热的程度,这样能够刚刚好的套入桅杆。

    陆有天注视着加热炉旁的工业温度计――自从有了这个玩意之后,原先手工匠人们的神秘手艺就是屁了。过去他靠看炉火和工件的颜色,皮肤的温度和听炉中发出的轻微声响来辨别是否达到了合适的温度,这是他多年来的经验积累,就算他愿意教,年轻的徒工一时半会也很难理解领会。自从澳洲人在广泛的推广了这种粗大又难看的所谓温度计之后,这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秘密就变得一钱不值了。澳洲人给每一种加工件和加工工艺都编制了专门的工艺手册,特殊的加工件则会随件发来工艺单。工人们只要查一下工艺手册就知道该加热到多少温度,再看温度计的显示就能在火候上做到比他这个老师傅分毫不差的水平。

    这种事情让陆有天一度很是崩溃。不过他很快就适应了这种新技术――毕竟靠毫无标准的个人感官来这种东西更可靠。他加工制造工件的时候也不容易出问题。

    “取一号件!”他看到温度已经升到了规定的的数值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