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节 于鄂水的研究(2 / 5)

加入书签

么用处,但是让他极为佩服――果然猜题押题这种事情是古已有之的。

    不过这么一来,于鄂水对一个现代人能当大明的官员这个想法基本上是绝望了。

    “……我们的这个冒牌知府,他不需要经过科举――这还好点,但是起码要懂科举的道道。比如八股文的撰写和好坏评判,如果这个都不懂,在处理府里的学务的时候就会露陷;其次是能写诗。”于鄂水说,“我不知道我们这五百多号人里有谁会写真正的古诗词的,但是作为一个通过科举上来的人,诗词水平不高是正常的,根本不会就奇怪了――科举考试除了八股文就得写试帖诗,你不会写诗,又不懂格律音韵,旁人对你的科名是怎么来得要打几个问号了!”

    众人的心已经直往下坠了。什么八股文,试帖诗,这些东西不用说也和天书一样。

    “……然后我不得不说书法问题了。”于鄂水的脸上泛着奇怪的笑容,一副知识分子摆难题的洋洋得意的摸样,“现代人大多养成了用电脑做文字处理的习惯,现在写钢笔字铅笔字已经是七歪八扭了,再写毛笔字恐怕连店里学生意的小伙计都不如。还得练字――另外,凡是经过科举的人都会写白帖子,这得另外练。”

    “你这么一说岂不是根本没指望?!”王鼎说。

    谌天雄是一副“原本就是这样”的表情点头说:“要不是这些问题,当初怎么会停顿下来?”

    “问题还多着呢!还有个口音。我们大家普遍习惯说普通话――这种普通话是以现代běijing话为基准的,而现代běijing话又是在清代的běijing话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清代běijing话是怎么来得呢?”于鄂水来了个神秘的微笑,“主要是明代běijing的原住民加上八旗和他们带来入关的大批辽东陈军汉人,这三者之间的口音混合而成的。”

    “你的意思是说,我们的口音和鞑子比较有共同点?”江山大惊失sè。

    “严格的是和辽东的陈军汉人相似,”于鄂水说,“当然,这两种语言不是一回事,相似度也不见得很高,但是里面的确是有相似的地方。”

    “口音问题我觉得可以改,不会太难。”林佰光说,“我现在就能说大明的官话了――和现代南京话差不多,如果有心学不难,三四个月足够了。再说口音问题不算太大的漏洞,广州雷州两地都没出过纰漏。”

    “口音问题是相对最容易解决的,当官的学会官话,大体也能混得过去了。”于鄂水说,“但是前面两点,很难。尤其是第一点。”

    “还有两年,突击培养一下应该可以吧。”

    “按照刘大霖和本县的秀才们的说法,一个人从开蒙起步,到能考取秀才的水平,大概需要十年功夫。当然能不能考中还得看运气。考秀才的难度比考硕士研究生要难多了。”于鄂水说,“虽然冒牌知府不需要去直接考科举,但是要熟读十三经,还要达到对八股、诗词略通的水平,恐怕有得要三四年功夫――前提是此人得够刻苦,还要有学习的兴趣。”

    “归纳下来就是,元老是不可能当这个冒牌知府的。”江山说,“你想说得是不是这个意思?”

 &n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