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夜的第七章(3 / 7)

加入书签

后来消防队过来一看,院里躺着个小女孩呢,感觉不对劲,又报了警。

    灭了火之后,才调查出来,其他人都没跑出来。而且歹徒是先杀人,后纵火,估摸着是为了销毁证据。”

    “天杀的,真可恨呐!希望早日抓到凶手!”

    “实在是丧心病狂!”

    苏成意一边翻阅楼层,一边思考。

    按照当年的知情人士的描述,有几个奇怪的点。

    如果附近有邻居存在的话,歹徒行凶的时候,邻居竟然没有人察觉到异常,或者说受害者一家,居然没有人呼救。

    假如歹徒是采用无声无息、一刀毙命的手法的话,那么俞夏的存活就显得更不合理。

    因为作为年纪最小的人,她是最有可能因为惊恐而尖叫呼救的,这样一个不稳定因素,应当最先处理掉才对。

    这或许可以得出一种可能性。

    歹徒和受害人一家是认识的,所以他们进门之后才没有跟受害人争吵、搏斗起来。

    利用这样一点,从而获得了新的作案机会和方式。

    苏成意将这样的可能性默默存放在脑子里,继续往下看论坛帖。

    “真是效率太低!搞得人心惶惶的,我下班都不敢往那条路走了。”

    “别说了,出了这么可怕的事情,旁边的住户都开始准备搬家了。

    谁知道那歹徒会不会哪天又跑来犯案?”

    “楼上你还别说,电视剧里不都这么说吗?歹徒往往会返回作案地点。”

    “别特么吓唬人了兄弟我晚上还想睡个好觉呢。”

    “大伙儿最近晚上千万锁好门,陌生人敲门别开,也别让老婆孩子自己搁家待着。”

    “呵呵,这有用么?人家这一看就是团伙作案啊,几个大汉提着刀杀进来,你就算是拳王泰森也没辙。”

    苏成意成功在一片人心惶惶的回帖里圈出了重点。

    歹徒往往会重返作案地点。

    这可不是电视剧里演的,现实也是同样的道理。

    苏成意曾经看过不少犯罪心理学相关的资料,其中都对这一点有过解释。

    从理性的观点来看,罪犯回到作案现场,是为了获取情报。

    情报包括但不限于:检索并销毁自己可能遗留的证据,混在附近的群众中偷听案子进展,以及观察警方对案件的重视程度。

    而从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