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章凉州下书(2 / 3)
臣作陪。
张衮,李回高兴,跟随慕容棹好吃好喝,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苦。
次日杨茂搜送慕容棹出仇池国,杨茂搜备三匹战马,三人打马向前还未到街亭,路边有小村庄慕容棹打算讨口水喝。
立马路旁后面有人叫道:“都闪开马惊了!”
随着呼喊一匹战马风驰电掣沿路狂奔。
马上没有人更没有丝缰辔头,慕容棹解下马缰绳身子弹跃落在惊马背上,用马缰绳绕马颈紧紧抓在左手,右手抓鬃毛。
马抬起前蹄仰天长嘶,想把慕容棹甩下去,怎奈摇头晃脑无济于事,脖子的缰绳越来越紧呼吸有点困难,终于放弃了抵抗。
后面的人追到下马拿来辔头给惊马装好,是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身高九尺,生的虎背熊腰,铜色面皮,细眉细目,高鼻海口,颌下二寸稀疏胡须,一身皂袍边绣白回文,棕色马皮靴,慕容棹下马,汉子抱拳说道:“多谢壮士出手相助!”
“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在下张茂,敢问阁下尊姓大名?”
“在下慕容棹是也。”
张茂忙说道:“慕容少侠,在下有要事在身,来日方长,后会有期。”
张茂上马领着人疾驰而去,张衮找人家灌满了水带继续登程。
街亭由三国演义中马谡失街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而名声大噪,逐渐在周围形成经济重镇,商贾云集,买卖兴隆,贩卖丝绸,茶叶的驼队尾相接,一派繁荣景象。
凉州刺史下公文征兵,优厚的待遇引得青年纷纷参军,地处西陲边塞,增兵防范敌国来犯。
割据并州的匈奴人刘渊在永兴元年(304年)以“兄亡弟绍”
为名建立汉国,设置文武百官,追尊后主刘禅。
矛头直指洛阳,雄心壮志欲吞并诸国一统华夏,这也给周边的割据势力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
慕容棹在街亭停留两天走天水到陇中,前面是荒漠地带,天气越来越寒冷,棉衣甚至抵挡不住寒风的狂吼。
金城(今兰州)过后快到姑臧(今武威)。
行进的度逐渐慢下来,算一下日期已经到了十月十八,成都出来已经半个多月了。
又走了三天终于到了姑臧,慕容棹找店房休息一日,自己亲自来刺史府下书。
门人禀报进去,等了有两刻钟门人出来带慕容棹进去。
刺史府修的很气派,用的是重檐硬山顶黄色琉璃琉璃瓦,三层院,头道院办公举行仪式之类的场所。
二道院接见贵宾,家宴的位置。
后面是家眷住的。
虽处在偏远地带修的房屋也极其奢华。
张轨,字士彦,安定乌氏人,是西汉常山景王张耳的第十七代孙。
家族世代举孝廉,以专攻儒学著名。
张轨的祖父张烈为曹魏外黄县令,父亲张温为太官令,母亲为陇西辛氏。
张轨坐在太师椅上,身材消瘦,长脸短须,束冠金簪别顶,身上衣服长袖大衫,右衽交领,衣长及地,脚下一双高齿履。
慕容棹走到近前一揖到地说道:“见过刺史大人,我奉成都王之命前来下书!”
说着拿出书信。
张轨接过书信“啪”
一声扔到桌子上说道:“成都王,有朝廷的圣旨和官印吗?自封成都王,此为分明是逆臣贼子,依大晋律令当诛九族。”
张轨骨子里认为大晋是正统,别的割据势力包括匈奴的汉朝都是反叛朝廷的逆臣,也难怪凉州刺史就是朝廷封的。
慕容棹见张轨没有让座的意思,心中大为不悦的说道:“传闻刺史大人礼贤下士,功德道讲途闻,止杀伐,息刀兵,为民为国鞠躬尽瘁,建集贤馆招揽英才,以我看空有其名无有其实,这就是刺史大人的待客之道吗?”
说完慕容棹“啪”
一甩衣袖转身回了馆驿。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