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安史之乱二(1 / 2)

加入书签

【视频继续:“虽然此时安禄山手握重兵,权势滔天,但他内心深处,对于公然造反依然存有极大的恐惧。”

【“而他最害怕的人,并非深宫中的唐玄宗,而是老奸巨猾的李林甫。”

唐玄宗之前的各朝代观众听到这里,都感到十分意外:

“奇哉怪也!

皇帝都不怕,反倒怕一个宰相?”

【视频解释原因:“李林甫在位十九年,是唐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权柄最盛的宰相。”

【“他心思缜密,手段老辣,安禄山在他面前,感觉自己被完全看穿,所有小心思都无所遁形,因此每次见李林甫,都不敢有丝毫异动。”

【“然而,李林甫死后,继任的宰相是杨国忠。

安禄山对这位靠裙带关系上位的宰相,打心眼里瞧不起,丝毫不再畏惧。”

刘彻眉头紧锁:“惧宰相而不畏君?”

【“杨国忠此人,志大才疏,好大喜功。”

【“他为了捞取军功,巩固地位,接连动了两次对南诏的战争,结果均遭惨败,葬送了二十万大唐精锐士兵的性命!”

【“然而,杨国忠却隐瞒败绩,反而向唐玄宗谎报大捷!”

【“更离谱的是,唐玄宗竟然相信了?!

非但没有追究,反而龙颜大悦,赏赐了杨国忠大量金银财宝!”

天宝年间家中有人出征未归的百姓听到这里,目眦欲裂,对着天幕痛哭怒骂:

“杨国忠!

你这杀千刀的国贼!

还我儿命来!

!”

李白脸上满是鄙夷与愤怒:

“哼!

窃居高位,祸国殃民!

此等小人!”

嬴政一脸难以置信:“不是二十万大军都没了,你就真的信了他的一面之词?”

他觉得这李隆基简直昏庸。

【“天宝十二载,关中地区水灾频,灾情严重。

唐玄宗担心庄稼歉收会导致饥荒和动荡,便询问杨国忠。”

【“杨国忠为了显示自己治下有方,竟然特意挑选了少数长势最好的禾苗,呈送给李隆基观看,并信誓旦旦地说:”

【“‘陛下放心,雨水虽多,并未成灾,反而滋润庄稼,今年必是丰年!

’”

【“而李隆基,竟然又相信了!”

刘邦一拍大腿:“好家伙!

这安禄山不起兵,简直对不起李隆基啊!”

许多老百姓更是觉得不可思议:

“这皇帝老儿是真好糊弄啊!”

“咋啥话都信呢?他都不出门看看的吗?”

【“安禄山在长安的眼线将这些事情一一汇报。”

【“目睹唐玄宗如此昏聩好骗,杨国忠如此愚蠢无能,安禄山心中最后的一丝顾虑也彻底消失了,反叛的决心日益坚定!”

【“公元755年冬,安禄山终于举起反旗!

他以‘忧国之危’、‘奉密旨讨伐奸相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正式起兵!”

【“麾下胡汉精锐、同罗、奚、契丹等部族兵,号称二十万,烟尘千里,鼓噪震地!”

【“消息传来,举国震惊!

因为承平日久,大唐内地已几十年未见战火,武备松弛,百姓甚至不知战争为何物。

叛军所过州县,守军往往望风瓦解,或开门出迎。”

【“安禄山叛军势如破竹,仅仅三天,就控制了整个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