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天外来客(2 / 4)

加入书签

壁画。

天君穿过刀耕火种的壁画,向前走去。

另一边,道士口中振振有词:“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要是没有我们在这儿耕田种地,难不成你们要喝西北风?你们那个‘零’,正好配我们这个‘一’,有什么不该?奇哉怪也,丧心病狂也,吃饱骂娘也!”

天君穿过第二个人群。

这一小波人们鏖战得最为凶狠,手脚拳棒,通通招呼在彼此身上。

他们用不同的语言彼此大骂不休。

在这一幕,画面参考了许多战争时期的着名照片。

人们的形态或像举旗呐喊,或像振臂高呼,或像挥剑冲刺。

天君从容地穿过人群,仿佛穿越了一整个战争史。

另一边,阿尼卡冷笑道:“谁说了算,不是你们说话,也不是我们说话,是这把枪说话!”

天君穿过第三个人群。

这是一群跪地祈祷的信徒,在这片垃圾场中,这些人的外袍竟保持着罕见的洁白。

天君如同行走在一片雪中。

牧师口中喃喃念诵:

“老年人举目看见客人在城里的街上,就问他说:‘你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

--------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将演员必备的创作素质归纳为“七力四感”

七力: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感受力,思考力,表现力,适应力,判断力。

四感:信念感,形象感,幽默感,节奏感。

说来容易做来难。

许多演员都能将这套东西背诵得滚瓜烂熟,实操起来,仍是尿泡一个。

绍光济早已做好ng个十次八次的准备,因为天君次出场这段戏,正是最需要“七力四感”

的一场。

以叶初的资历,绍光济压根儿不信她能一条过。

叶初的作品,绍光济看过不少。

毕竟要拍戏,总得看看自己的主演是个什么人。

叶初的演技很好,这是当然的。

但人性有余,神性不足,也是事实。

艾晓东就曾对绍光济说起,叶初的角色都是如此典型的人类,野心家,理想家,小村庄做题家,完美符合人们善恶观的侠客——唯一一个缺点火候的角色是《幸福街》中的叶小初,工具人味道太重,不过也和神不搭边。

绍光济深以为然。

这场戏,经过后期剪辑和特效处理,无疑会成为电影中的经典场面。

但剥去层层后期特效和剪辑效果,核心情节其实简单得令人指:叶初出场,站在人群外看了一会儿,然后走到人群中央。

什么史诗感、画面构图,那都是绍光济后期堆上去的玩意儿!

年轻演员,最容易掌握不好火候。

在绍光济想象中,这场戏叶初要么演得寡淡如水,如同街溜子串门;要么演得过于油腻,中二病爆棚。

总之,非得好好调教一番不可。

可叶初,竟然完美地复现了绍光济的构想——不,甚至于,绍光济想象中的天君,就是她这个样子!

一举一动,一行一步,一颦一笑,连绕过人群时的动作幅度,都与绍光济预想中别无二致。

叶初仿佛读取过绍光济的大脑,精准地出现在每个构图中最恰到好处的位置上,停留分秒不差的时间,再一丝不苟地离去!

这样的处理,让叶初在每个画面中,都有一种抽离感。

明明大家身处同一镜头,叶初却好像和旁人不在一个图层上。

神不需要大喊大叫,虚张声势。

神也不需要通过慢动作、慢镜头来渲染气场。

饰演神,最重要的,就是做着和旁人一样的事,却显得与别人不一样。

也就是传说中的主角光环。

做到这一点,需要极强的信念感和想象力。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