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匠心为引唤醒沉睡的灵魂(1 / 3)

加入书签

医院的走廊里,永远飘着一股消毒水的味道,清冷,克制,像一层无形的薄膜,将生死隔绝开来。

姜芸抱着一个半人高的绣绷,走在长长的、泛着白光的走廊上。

绣绷上,那幅《百鸟朝凤》的金线尾羽在惨白的灯光下,流溢着一层倔强的暖意。

林晓和王桂香跟在身后,三人的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里显得格外清晰,每一步,都像是踏在命运的鼓点上。

张强的病房在走廊尽头。

推开门,一股混合着药味和沉闷气息的空气扑面而来。

张强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脸色蜡黄,嘴唇干裂,双眼紧闭,只有胸口微弱的起伏,证明他还活着。

各种管子连接着他的身体,旁边的心电监护仪出单调的“滴滴”

声,像是在为他的生命倒数。

王桂香看到儿子这副模样,眼泪又在眼眶里打转,但她死死咬住了嘴唇,没有哭出声。

她知道,现在不是软弱的时候。

姜芸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走到病床边,将绣绷架在一张特意搬来的小桌子上。

她调整好角度,确保张强只要一睁眼,就能看到那只即将展翅的凤凰。

她深吸一口气,空气中满是消毒水的味道,她却仿佛闻到了桑叶的清香和丝线的芬芳。

“强子,”

她开口,声音不大,却异常平稳,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整个病房宣告,“我们开始吧。”

她拿起金针,穿好金线。

针尖落下,没有丝毫犹豫。

“你看这凤凰的冠,用的是‘打籽针’。

每一针,都要像一颗饱满的谷粒,要立得住,要有精神。

这针法,讲究的是一个‘稳’字。

心不稳,手就抖,绣出来的籽,就是瘪的,没有魂。”

她的声音很轻,像春日里的溪流,缓缓流淌在寂静的病房里。

她一边绣,一边讲解,将自己对这门手艺所有的理解与感悟,毫无保留地倾注在针尖,又通过声音,传递给那个沉睡的灵魂。

王桂香坐在一旁,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掏出那本民国绣娘的日记。

日记的纸页已经泛黄,边缘卷曲,散着陈旧的气息。

她翻开一页,用带着浓重乡音的普通话,有些生涩地读了起来:

“今日绣‘并蒂莲’,师父说,莲之心,在于根。

根正,则花直,叶茂。

绣事亦然,心正,则线直,工精。

若心有旁骛,针必走偏,绣品终失其韵……”

她的声音有些颤抖,但每一个字都读得格外用力。

这不仅仅是读给儿子听,更像是在读给自己听,是在进行一场迟到了几十年的忏悔。

第一天,过去了。

张强毫无反应。

心电监护仪上的波纹,依旧平稳得像一条死水。

第二天,过去了。

姜芸的指尖已经被针扎出了好几个细小的血点,她浑然不觉。

王桂香的嗓子已经沙哑,但她依旧坚持着。

张强的手指,偶尔会轻微地抽动一下,像是在梦里挣扎。

第三天下午,姜芸正在绣凤凰的眼睛。

那是整幅作品的点睛之笔,也是最考验功力的地方。

“这凤眼,用的是‘套针’。

要一层一层地套,颜色由浅入深,过渡要自然,不能有丝毫的断层。

你看这最里层的墨绿,要像一汪深潭,藏着故事;外层的金黄,要像初升的太阳,透着光。

这光,不是绣出来的,是从心里透出来的。”

她一边说,一边将一根极细的金线,轻轻嵌入墨绿色的瞳孔深处。

就在这时,一直毫无动静的张强,喉咙里突然出一声模糊的咕哝。

“……线……”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