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匠心可化戾气(2 / 3)

加入书签

一线,把苏绣的‘心’,重新绣给他看。他听,我们就绣给他听。他看不见,我们就用针脚的温度,让他感觉到。”

这个想法太过离奇,甚至有些不合常理。但看着姜芸那双亮得惊人的眼睛,没有人提出反对。张师傅第一个点头,声音沙哑:“好!我陪你绣!”

很快,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外,出现了一幅奇特的景象。

几张椅子拼在一起,架起了一方小小的绣绷。姜芸、张师傅,还有几位赶来的老匠人,围坐在一起。金色的丝线在她们指尖翻飞,没有言语,只有绣针穿过绸缎那细微的“沙沙”声。这声音,在充斥着消毒水味的冰冷走廊里,显得格外温柔,又格外有力量。

王桂香被林晓扶着,坐在一旁。她看着这群人,看着她们专注而虔诚的神情,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姜芸递给她一本日记,是那本民国绣娘的日记。

“嫂子,”姜芸的声音很轻,“你念给他听。就念那些关于‘坚守’和‘责任’的段落。”

王桂香接过日记,那泛黄的纸页仿佛还带着岁月的温度。她擦干眼泪,用颤抖的声音,开始念了起来:

“民国十七年,冬。泉眼渐枯,我心亦焦。然师训在耳,针线不可一日废。匠心在,则泉在,绣品亦在……”

她的声音,与绣针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古老的歌谣,飘进那间冰冷的病房。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第一天,张强毫无反应。

第二天,他的心率依旧不稳。

第三天,当王桂香念到“绣线要顺着丝线的纹理走,不能急,心急则线断,线断则神散”时,监护仪上的曲线,忽然有了一丝微不可察的跳动。

姜芸的绣针一顿,抬眼看向病床。

张强的手指,那双曾经无比灵巧,也曾无比贪婪的手,在被子下,轻轻地蜷缩了一下。

“他有反应了!”王桂香激动地喊出声。

所有人的精神都为之一振。

姜芸没有停下手中的针,反而更加专注。她的针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沉稳,更平和。她绣的,是凤凰的眼睛。那一点点亮起来的神采,仿佛要穿透绸缎,穿透玻璃,照进张强混沌的意识里。

“金线……要选桑蚕丝做的……”病床上,张强忽然发出一声微弱的呓语,声音干涩,却异常清晰。

王桂香喜极而泣,连忙凑到他耳边:“强子,你醒了?妈在呢!”

张强的眼皮颤动着,缓缓睁开一条缝。他的目光没有焦点,却在空气中,无意识地模仿着绣针的动作。

“我……我看见了……”他喃喃自语,“那个女人……她又来了……”

姜芸的心猛地一紧,停下针,走到床边:“你看见什么了?”

“她……她在绣东西……”张强的眼神依旧涣散,“就在那个泉水边……她手里拿着金针,跟你的一模一样……她说……她说……”他似乎在努力回忆,眉头紧锁。

“她说什么?”姜芸追问。

“她说……‘针随心动,心随泉涌’……”

针随心动,心随泉涌。

这八个字,像一道闪电,劈开了姜芸心中所有的迷雾。她瞬间明白了。灵泉的源头,不是水,而是“匠心”!是绣娘们代代相传,注入针尖的那份专注、热爱与坚守!

又过了一周,张强终于彻底清醒。他能坐起来,能清晰地说话,只是身体还很虚弱。他看着守在床边的姜芸和王桂香,眼神里充满了愧疚。

“芸姐……我对不起你……对不起合作社……”他低下头,“我以前……只想着赚钱,对不起苏绣……”

姜芸没有说话,只是将那幅在走廊里绣好的凤凰眼睛,递到他面前。金色的凤眼,在灯光下熠熠生辉,仿佛蕴含着无穷的生命力。

“知道错了,就好。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