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匠心化雨,枯木逢春 kkxs7.com(2 / 4)

加入书签

害。”

这个想法,完全跳出了传统化学固色的思维框架。李建国的心跳猛地加速了。他抓起笔,在纸上飞快地计算着:“理论上……理论上可行!如果桑叶单宁能先在金箔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那么后续的酸性处理就可以更温和,既能达到固色效果,又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金箔的光泽和结构!”

“那还等什么?”姜芸的眼睛里重新燃起了火焰,那是在绝境中淬炼出的光芒,“我们再试一次!”

这一次,气氛完全不同了。

李建国不再是单纯地执行操作,他像一个虔诚的学生,看着姜芸如何用绣娘的巧手,将那些晒干的桑叶细细研磨,用纱布过滤出最纯粹的汁液。那翠绿的汁液,带着生命的气息,缓缓注入烧杯,仿佛要将满室的化学气息都涤荡干净。

他们按照新的思路,小心翼翼地进行着每一步。金线先在温润的桑叶汁液中浸润了足足一个时辰,姜芸说,这是在“养线”。当金线被取出时,它似乎真的多了一层温润的光泽。

然后,是关键的一步。李建国屏住呼吸,将酸性固色剂的浓度调到了前所未有的低度,一滴,一滴,精准地滴入盛着金线的烧杯中。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凝固了。

姜芸和李建国都凑在烧杯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根在液体中微微浮沉的金线。一秒,两秒,十秒……金线没有像之前那样迅速变得黯淡,它依旧保持着那份温润的光泽,只是颜色似乎更深邃了一些。

“成功了?”李建国的声音都在发颤。

他不敢确定,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夹出金线,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然后放在显微镜下。

“天哪……”他失声惊呼,猛地摘下眼镜,揉了揉眼睛,又重新戴上。

姜芸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姜芸,你快来看!”李建国激动得语无伦次,“金箔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保护膜!桑叶单宁和酸性固色剂……它们……它们完美地结合了!”

姜芸凑到显微镜前,她看不懂那些复杂的结构,但她能看到,那金线的表面,不再是之前实验中那种被腐蚀的粗糙,而是光滑如镜,闪烁着内敛而华贵的光芒。

她拿起金线,放在指尖。那触感,柔韧中带着一股惊人的弹力。她用力一弯,金线弯成一个漂亮的弧度,松开手,它“唰”地一下弹回原状,毫发无损。

“韧性……韧性够了!”姜芸的声音带着哭腔,眼泪毫无预兆地涌了上来。她不是为自己哭,是为那些被她“糟蹋”掉的金线,为张师傅那幅褪色的牡丹,为合作社里那些飘摇不定的信任。

“光泽……也还在!”她将金线举到灯下,那光芒,不像新金那般刺眼,而是一种沉淀下来的、带着岁月温度的暖金色,就像……就像灵泉水浸润过的样子。

“第23次……”李建国看着实验记录本,喃喃道,“我们成功了……在第23次,我们成功了!”

姜芸再也忍不住,笑着,流着泪,将那根金线紧紧攥在手心。她冲到窗边,一把推开窗户,对着楼下实验室门口那个熟悉的身影,用力地挥了挥手。

李建国也跟着跑过来,看着窗外那个同样激动得满脸通红的自己,他拍了拍姜芸的肩膀,声音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敬佩与感慨:“姜芸,你让我明白了一件事。传统与现代,从来不是对立的。它们就像这根金线,只有找到最完美的融合方式,才能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姜芸没有说话,只是将手中的金线举得更高,像举着一面胜利的旗帜。夜风吹拂着她鬓边的白发,那些白发在月光下,似乎也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

她知道,这还只是第一步。真正的考验,是那幅等待修复的荷花绣屏。

她立刻转身,回到绣绷前。那幅清代“荷花鸳鸯绣屏”静静地躺在那里,最关键的部分——“鸳鸯眼”,因为金线的脆化,已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