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县长办公室里的博弈 kkxs7.com(2 / 3)
不可篡改地记录绣娘、原料产地、工艺流程、创作时间……”
画面切换,一个工作人员用手机轻轻一扫团扇上的编码区域,屏幕上立刻弹出详细溯源信息:绣娘:张桂英(合作社资深绣娘);原料:苏杭特级桑蚕丝(批次号:Sc);工艺:平针+套针+打籽针;创作时间:2025年3月20日;认证机构:省非遗保护中心。
视频继续推进,展示了合作社的绣娘如何一丝不苟地记录每一根线的来源,如何将编码绣入作品的隐蔽处。最后,画面定格在山寨厂劣质仿品与合作社真品的强烈对比上,旁白掷地有声:“溯源,是为真品正名,为匠心护航!没有溯源,劣币驱逐良币,‘苏绣’这块金字招牌,终将被假货和投机者蛀空!外资引进,绝不能以牺牲非遗文化根基、牺牲本土匠人权益为代价!”
视频结束,办公室里一片寂静。只有电脑风扇发出微弱的嗡鸣声。
李为民靠在椅背上,手指离开了那个东洋镇纸,微微交握放在桌上。他沉默着,目光深邃地望着屏幕,似乎在消化刚才看到的一切。办公室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这个编码绣线……”李为民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带着探究,“技术很先进。但成本呢?推广难度?还有,王局长提到的外商顾虑……”
“成本方面,我们与县科技站合作,初期投入由合作社承担,后续可纳入非遗保护专项基金。”姜芸早已成竹在胸,语速不快却条理清晰,“推广难度,核心在于‘编码绣线’的生产。科技站的王工告诉我,这种绣线需要一种特殊的活性染料,目前只有省城化工厂能够稳定供应。我们已经接洽,对方表示可以小批量生产。”她特意加重了“省城化工厂”几个字,目光锐利地捕捉着县长秘书——一个年轻女子——在听到“省城化工厂”时,端着茶杯的手似乎不易察觉地微微一抖,眼神飞快地掠过李为民桌上的东洋镇纸,随即低下头去。姜芸心中一动,这个秘书……有问题?
“至于外商顾虑,”姜芸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李县长,真正的、有长远眼光的外商,追求的是可持续发展和品牌价值!溯源系统恰恰是为他们提供了保障!它让每一件打着‘苏绣’旗号的产品都有迹可循,杜绝假冒伪劣,这才是对‘苏绣’品牌最大的保护,也是对诚信外资最大的尊重!山崎雄一如果真心投资苏绣,为什么要害怕一个让真品更真、假货无处遁形的系统?他怕的,恐怕是以后再没法用劣质品冒充‘东洋丝绸’,借我们的苏绣名头招摇撞骗吧!”
她的话像一把重锤,狠狠砸在办公室的寂静里。李为民的眉头锁得更紧了,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他再次看向那个东洋丝绸镇纸,眼神复杂,里面似乎有挣扎,有权衡,也有一丝被触动的清明。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猛地推开,招商局王局长满面红光地走了进来,看到姜芸和电脑屏幕上定格的溯源对比图,脸色瞬间一沉。“姜芸同志?你怎么在这里?李县长,关于那个溯源系统……”他急切地开口,试图继续施压。
“王局长,”李为民抬手打断了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他目光扫过王局长,最后落在姜芸身上,眼神里的犹豫渐渐被一种决断取代。“姜芸同志说得有道理。非遗保护,是文化传承的根,也是我们县长远发展的特色优势。不能为了眼前的引资数字,丢了根本。”
他顿了顿,拿起桌上的电话,拨通了内线:“小张,通知科技站王工,还有非遗保护中心的同志,下午两点到我办公室开会。另外,联系省城化工厂,了解他们那款特殊活性染料的生产能力和供货周期。”
放下电话,李为民看向姜芸,语气缓和却坚定:“姜芸同志,你们的‘版权区块链绣品溯源系统’,可以先在合作社内部试运行。科技站和非遗中心全力配合技术支持和推广评估。至于招商局那边……”他瞥了一眼脸色难看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