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总统夫人访展祖祠暗涌惊现(2 / 3)

加入书签

,国内寄来的,是李建国工程师的实验日志副本,还有周明远的认罪书。

李工说,这是证明我们技术原创性的关键证据,他已经同步提交给国际专利组织了。”

此时玛丽夫人恰好走了过来,看到姜芸手中的文件,笑着用中文问道:“是关于技术保护的文件吗?我知道东方很多传统技艺都面临盗版困扰,法国愿意提供法律支持。”

她指着荷花绣屏上的鸳鸯眼,“比如这件作品的固色技术,我们可以帮忙申请欧盟的‘地理标志保护’,让苏绣成为不可复制的文化符号。”

姜芸心中暖意涌动,她示意林晓拿来放大镜,指着鸳鸯眼的金线解释:“夫人您看,这金线里融入了我们合作社种植的桑蚕丝提取物,这种桑树只在苏州特定的水土里生长,这就是苏绣独有的‘水土印记’。

就算有人仿制配方,也复刻不了这种地域特色。”

玛丽夫人听得频频点头,忽然目光落在姜芸领口的金针上,好奇地问道:“这枚金针很别致,是传家宝吗?”

姜芸轻轻摩挲着金针,眼中泛起温柔的笑意:“是我母亲留给我的,也是苏绣匠人的‘魂针’,每一代传承人都会用它定下第一针绣线。”

这话既回应了询问,也悄悄点出了传承的脉络,与沈曼卿信中“姜氏祖传金针”

的线索形成呼应。

展会的喧嚣在午后渐渐升温,小满被一群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围住,通过手语翻译演示触觉刺绣的基础针法。

姜芸则陪着杜邦先生探讨苏绣与法式刺绣的融合,忽然注意到杜邦先生随身携带的绣绷上,绣着一朵山茶花——与今早张师傅提到的罗盘标记、山崎同伙衣角的图案一模一样。

“杜邦先生,这山茶花绣得很精致,是您的得意之作吗?”

姜芸不动声色地问道。

杜邦先生愣了一下,随即笑道:“这是去年一位日本友人送的,说是‘东洋刺绣的新样式’,我觉得配色不错就借鉴了。

怎么,姜女士认识这种花样?”

姜芸心中警铃大作,面上却依旧平静:“只是觉得眼熟,好像在之前的一场交流展上见过。

对了,杜邦先生,您知道‘沈氏绣庄’吗?民国时期苏州的一家老字号。”

“沈曼卿女士!”

杜邦先生眼中闪过敬意,“我年轻时曾在巴黎工艺博物馆见过她的《墨竹图》,针脚比法国的‘羽绣’还要细腻。

馆里的资料说,她晚年去了日本,再也没回来。”

这个信息让姜芸心头一震——沈曼卿晚年去了日本?这是否与山崎株式会社盯上灵泉有关?她正欲追问,陈嘉豪突然快步走来,手里拿着警方的最新消息:“姜芸,山崎的同伙在苏州被控制了两个,但为的那个跑了,他随身携带的背包里有祖祠偏院的结构图,还有您母亲嫁衣碎片的照片!”

“嫁衣碎片?”

姜芸猛地想起王桂香跪在合作社门口时,从怀里掏出的那片绣着缠枝莲的绸缎。

陈嘉豪点头:“警方说,那为的人交代,山崎让他们必须找到嫁衣碎片,说‘嫁衣是开启祖祠密室的钥匙之一’。”

所有线索瞬间交织在一起:沈曼卿的信、姜氏金针、母亲的嫁衣、祖祠偏院……灵泉的秘密显然不止《灵泉养护录》那么简单。

姜芸立刻拨通张师傅的电话,让他务必找到王桂香,保护好嫁衣碎片。

张师傅在电话里沉声回应:“芸丫头你放心,王桂香现在就在合作社帮忙整理资料,我已经让保安盯着她了。

对了,我刚现祖祠偏院的墙角有个暗格,像是被人撬动过,里面空的,不知道丢了什么。”

挂了电话,姜芸当机立断:“林晓,立刻订今晚回国的机票,我们提前回去。

陈嘉豪,麻烦你留下配合警方处理后续事宜,特别是山崎与杜邦先生提到的日本友人的关联。”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