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卢浮宫展大获成功触觉刺绣成新名片(1 / 3)
“东方非遗展”
正式开幕的这一天,巴黎的天空一扫前几日的阴霾,露出了高远而澄澈的蓝色。
阳光透过卢浮宫金字塔形的玻璃穹顶,洒在展厅光洁的大理石地面上,折射出万千道璀璨的光斑,仿佛在为一场盛大的典礼预演。
展厅的中心,被人群围得水泄不通。
那幅盲绣版《百鸟朝凤》,静静地悬挂在最显眼的位置。
它不再是一件需要被“证明”
的作品,而是一个散着强大气场的艺术核心。
人们不再仅仅用眼睛看,更多的人,在玛利亚女士和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戴上了薄薄的棉质手套,排着队,用指尖去触摸、去感受。
一位白苍苍的法国老妇人,在触摸到凤凰羽翼的瞬间,泪水无声地滑落。
她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对身边的翻译说:“我摸到了……我摸到了生命的脉搏。
这比我用眼睛看到的任何画作,都更让我震撼。”
盲人记者勒布朗先生的报道,像一颗引爆的深水炸弹,在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文化界掀起了滔天巨浪。
“我第一次‘看见’了艺术”
,这句话成了当天最动人的标题。
触觉刺绣,这个源自中国江南小镇的古老技艺,在一位聋哑绣娘的指尖下,以一种全新的、包容的姿态,向世界证明了艺术的无限可能。
姜芸站在人群外围,看着这一切,心中百感交集。
她想起了在合作社那个小小的院子里,小满第一次用指尖感受绣品时的专注;想起了她无数次被针尖扎破,却从不言弃的倔强。
今天,所有的坚持,都有了最璀璨的回响。
上午十点,一个特殊的参观团来到了展厅。
法国总统夫人,布丽吉特·马克龙,在文化部官员杜邦先生的陪同下,缓缓走向《百鸟朝凤》。
她身着剪裁得体的套装,气质优雅,脸上带着温和而好奇的微笑。
“姜芸女士,”
她主动伸出手,“您的作品,和您学生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
这不仅是技艺的胜利,更是人类精神力量的胜利。”
“夫人,您过誉了。”
姜芸微微躬身,心中虽有紧张,但更多的是一种代表苏绣、代表中国非遗的自豪。
总统夫人的目光落在小满身上,女孩正安静地站在一旁,眼神清澈,带着一丝羞涩。
布丽吉特走到她面前,俯下身,用最温柔的语气说:“孩子,我能向你学习吗?我想亲手感受一下,创造奇迹的针,是什么感觉。”
这个请求,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一国元的夫人,要向一个来自中国的普通绣娘学习刺绣。
这不仅仅是一种礼节,更是一种自内心的、对艺术和创造者的最高敬意。
小满的脸瞬间涨红了,她紧张地看向姜芸。
姜芸对她鼓励地点了点头。
小满深吸一口气,从针线包里取出一根绣针和一小块绸缎,她握住总统夫人的手,将针尖轻轻地放在她的指间,然后用自己的手覆盖在上面,引导着她,刺下了第一针。
那一针,歪歪扭扭,甚至有些笨拙。
但布丽吉特·马克龙的脸上,却露出了孩子般欣喜的笑容。
她看着绸缎上那个小小的针孔,仿佛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杰作。
“这感觉……奇妙极了。
我能感觉到丝线的抵抗,和针尖穿过时的释放。
谢谢您,小满老师。”
“老师”
这个称呼,让小满的眼眶瞬间湿润了。
她用手语比划着:“是苏绣,教给了我一切。”
这个场景,被在场的记者永远地定格了下来。
第二天,法国各大报纸的头版,都是总统夫人低头学习刺绣,而一位中国女孩微笑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