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匠心未改金线重光(3 / 4)

加入书签

>

他闭上眼睛,仿佛在用指尖与这根金线对话。

许久,他睁开眼,浑浊的老眼里泛起一层水光。

他没有看姜芸,而是看着自己的手,那双绣了一辈子牡丹的手。

“我师父临走前,拉着我的手说……”

他的声音嘶哑,带着浓重的鼻音,“他说,阿福啊,我们的手,是给绣品续命的。

可命,总有续完的一天……如果有一天,你有什么法子,能让这命续得长一点,再长一点……那就去做,别管别人怎么说。”

他转过身,看着姜芸,看着所有的人,一字一句地说道:“宁肯让绣品老去,也不让它变味……我守了一辈子这个念头。

可今天我明白了,让它在最好的样子里‘老去’,和在衰败里‘死去’,是两码事。”

他深吸一口气,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这根线……没变味。

它还是苏绣的线。

我,张阿福,认了!”

石破天惊!

随着张师傅的话音落下,整个厅堂鸦雀无声。

那些原本激烈反对的老匠人们,面面相觑,脸上的固执在慢慢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被触动的神情。

一个,两个,三个……他们默默地走到绣屏前,学着张师傅的样子,伸出手,去触摸那根神奇的金线。

触摸之后,是长久的沉默。

这沉默,比任何言语都更有力量。

它代表着接纳,代表着一场无声的革命,在苏绣最古老的心脏里,悄然完成了。

姜芸看着这一幕,一直紧绷的神经终于松懈下来。

她感觉眼眶有些热,连忙低下头,用手背悄悄抹去。

她赢了,不是靠辩论,是靠作品本身,靠那份未曾改变的匠心。

然而,就在这温情与和解的时刻,她的眼角余光瞥见了一个身影。

是李建国。

他站在门口,正和一个穿着化工厂工作服的年轻人低声说着什么。

那年轻人姜芸有些印象,是李建国实验室的清洁工,平时沉默寡言,此刻却显得有些局促不安。

他递给李建国一张折叠的纸条,匆匆地看了一眼姜芸这边,便快步离开了。

李建国展开纸条,脸色瞬间变得凝重。

他快步走到姜芸身边,将纸条塞进她手里,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急促地说:“刚在实验室垃圾桶里现的,像是有人抄写我们配方时留下的草稿,揉成一团扔了。

你看这个比例……”

姜芸展开纸条,上面是一串化学分子式和配比,字迹潦草,正是他们前几次失败的实验记录。

而在纸条的角落,用铅笔淡淡地写着一个地址,是县城的一家小旅馆。

她的心猛地一沉。

山崎的人,已经渗透到省城的化工厂了。

他们偷走的,虽然不是最终成功的配方,但已经足够让他们窥见这项技术的核心。

这不再是商业竞争,这是一场无声的战争,敌人已经摸到了他们的弹药库。

她迅将纸条攥在手心,抬起头时,脸上已经恢复了平静,只是眼神深处,多了一抹寒光。

她不能让这份刚刚凝聚起来的团结,被新的危机冲散。

就在这时,合作社的门外传来一阵汽车引擎声。

县扶贫办的刘主任带着几个人走了进来,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

“姜芸同志!

恭喜啊!

我听说了,你们的固色技术大获成功!”

刘主任大步流星地走进来,一眼就看到了墙上的绣屏,忍不住赞叹,“哎呀,太漂亮了!

这可真是我们县的宝贝!”

他握住姜芸的手,激动地说:“县里决定,要大力推广你们的‘化学固色技术’!

把它作为我们‘非遗扶贫’的核心项目,向周边所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