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补种桑苗查内鬼老匠触绣释前嫌(2 / 3)
学”
两个字和苏绣的“雅”
沾不上边。
姜芸没急着说话,先把修复好的荷花绣屏从绣绷上取下来,轻轻放在铺着白色绒布的桌子上。
晨光透过窗户,刚好落在绣屏的鸳鸯眼上,用化学固色金线绣的左眼,和用传统金线绣的右眼并排在一起,赤金色的光泽流转,竟看不出半点差别,连针脚的密度都分毫不差。
“大家先看看绣屏,再做评判。”
姜芸退到一边,给老匠人们让出位置。
几个老匠人犹豫了一下,还是围了上去。
其中一个姓刘的老婶子,伸手轻轻摸了摸鸳鸯的左眼,指尖划过金线时,惊讶地“咦”
了一声:“这线……摸着和传统金线一样软,不糙手啊?”
张师傅还是没动,直到刘婶子拉了拉他的袖子:“张哥,你也来摸摸,真不一样。”
他才慢慢站起身,走到桌前,先是看了一眼绣屏上的鸳鸯眼,又低头看了看自己手里的《牡丹图》,眼神复杂。
“我看看。”
张师傅伸出手,他的手指关节粗大,布满了老茧,那是几十年握绣针磨出来的。
指尖刚碰到鸳鸯左眼的金线,他的动作就顿住了,然后慢慢摩挲着,从瞳孔摸到眼尾,一遍又一遍。
“怎么样?是不是硬邦邦的?”
旁边一个老匠人小声问。
张师傅没回答,反而转身对李建国说:“把测试机拿来,我要亲眼看看。”
李建国立刻打开金属箱,将水洗测试机调试好。
姜芸从绣屏的边角剪下一小块用化学固色金线绣的布料,放进测试机的水槽里。
水流缓缓没过布料,三分钟后,李建国将布料取出来,用干布擦干——金线的光泽没有丝毫变化,连针脚都没松散。
“再测摩擦。”
张师傅又说。
李建国拿出摩擦测试仪,将布料固定好,仪器的摩擦头在金线上反复摩擦了五十次。
停下来时,布料上没有任何金线脱落的痕迹,摩擦头也干干净净。
“这……”
几个老匠人都看呆了,刘婶子忍不住说,“比我的传统金线还耐造,我之前绣的帕子,洗两次金线就暗了。”
张师傅盯着那块测试布料,又看了看荷花绣屏上的鸳鸯眼,忽然叹了口气:“丫头,你这固色剂里,加了桑叶吧?”
姜芸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张师傅眼尖,固色剂里有37的桑叶提取物,是咱们合作社桑田的头茬桑叶,用的是老法子熬煮的汁液,再加上低浓度的酸性固色剂,既保了光泽,又增了韧性。”
“难怪。”
张师傅摸了摸自己的《牡丹图》,花瓣上的褪色丝线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脆弱,“我之前以为,化学的东西都是刺鼻的,没想到还能和桑叶搭着用,这不算糟践手艺,是给手艺续命啊。”
这句话一出,修复室里的气氛顿时松了下来。
几个老匠人纷纷围上来,问姜芸化学固色的细节,刘婶子还说:“我家里还有块十几年前的绣品,丝线都脆了,能不能用这个法子修修?”
姜芸笑着点头:“当然能,等我们把技术再完善完善,就帮大家修复老绣品。”
她看向张师傅,现老人正盯着荷花绣屏,眼神里没了之前的抵触,多了些认可。
“不过,有个事得跟大家说一下。”
李建国忽然插话,脸色有些严肃,“刚才我去实验室,现新补种的桑树苗里,有五棵叶子黄,我取了点样本检测,现叶子上有微量的除草剂残留,虽然浓度不高,但会影响桑叶的汁液质量,要是用这种桑叶做固色剂,可能会让金线的光泽变暗。”
姜芸心里一沉:“是山崎的人干的?”
“大概率是,他们既然能砍树,就可能在树苗上动手脚。”
李建国拿出检测报告,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