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老匠忆故揭前缘(2 / 3)
你,你就给我打电话。”
从李娟家出来,姜芸直接去了西厢房的实验室。
实验室里摆着十几个玻璃罐,里面装着不同比例的固色剂,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罐子里的液体泛着淡淡的绿色——那是桑叶提取物的颜色。
张师傅正站在桌旁,手里拿着一块绣片,对着阳光仔细看。
“张师傅,您怎么来了?”
姜芸走进去,拿起一块刚洗过的绣片递过去,“这是昨天用新配方绣的,水洗三次了,没掉色。”
张师傅接过绣片,手指反复摩挲着金线,眉头渐渐舒展开:“摸着手感是没差,比我年轻时用矾水固色的绣片还软和些。”
他抬头看向桌上的《民国苏绣染料录》,眼睛突然亮了,“这书你从哪弄来的?封皮虽然没了,但这字迹,我认得!”
姜芸心里一喜:“您认识沈玉娘?”
“怎么不认识!”
张师傅拉过一把椅子坐下,手指点着书页上的“沈玉娘”
三个字,“她是我师父的师姐,民国二十几年在苏州的绣坊很有名,听说还为宫里绣过东西。
后来抗战爆,绣坊被烧了,她就带着徒弟去了南方,再后来就没消息了。”
“那您知道她有个徒弟去了日本吗?”
姜芸想起要埋的伏笔,顺势追问。
张师傅愣了愣,眼神飘向窗外:“好像有这么回事。
我师父说过,沈玉娘有个姓山崎的日本徒弟,是她在苏州教书时收的,后来战争开始,那徒弟就回国了,临走前还拿走了沈玉娘的一本染料配方册。”
山崎?姜芸手里的玻璃罐晃了一下,绿色的液体溅出几滴在书页上。
她赶紧用纸巾擦掉,却现溅到的地方,原本模糊的“灵泉”
二字突然清晰了——书页上写着“灵泉之水,可助染料显色,然需以匠心为引,否则泉水易怒”
。
“张师傅,您知道沈玉娘的配方册里,有没有提到桑叶和化学试剂的比例?”
姜芸追问。
张师傅摇了摇头:“我师父没细说,但他说沈玉娘最擅长用桑叶做染料,还说她有个秘密——她绣的东西,就算不用固色剂,也能保存几十年不褪色。
当时我们都以为是传说,现在看来,可能是真的。”
姜芸心里一动,她从空间里取了一小瓶灵泉水,倒进装有固色剂的玻璃罐里。
刚倒进去,绿色的液体就慢慢变深,变成了墨绿,还泛着淡淡的光泽。
她拿起一根金线泡进去,十分钟后捞出来,用清水冲洗——金线的光泽比之前更亮,用手搓了搓,一点颜色都没掉。
“这……这也太神了!”
跟进来的林晓看得眼睛直,“芸姐,要是把灵泉水加进固色剂,效果不就更好了?”
姜芸却皱起了眉——空间里的灵泉水量还在减少,昨天她进去时,池底的红色纹路又多了几道。
日记本上“泉水竭,匠心续”
的字样,好像比之前更清晰了。
她突然想起137章结尾接到的威胁电话,还有田埂上的脚印,心里冒出一个念头:山崎要固色剂样品,会不会是为了复制配方,再用沈玉娘的旧配方册,冒充苏绣的正统技艺?
正想着,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是条匿名短信:“小心仓库的旧绣架,里面有东西。”
姜芸心里一紧——仓库里的旧绣架是上个月从县文化馆借来的,都是民国时期的老物件,一直堆在角落没动过。
她立刻叫上小满和林晓,往仓库走。
仓库的门一推开,就闻到一股霉味。
旧绣架堆在最里面,蒙着一层厚厚的灰。
姜芸走过去,刚要伸手拂灰,小满突然拉住她的胳膊,指着绣架的缝隙——那里卡着一根小小的绣针,针尾刻着一个“山”
字。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