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绣针破局暗流在绸缎下涌动(1 / 3)

加入书签

县长办公室的檀木门在身后合拢,隔绝了走廊里招商局官员张局长那阴阳怪气的尾音:“姜芸同志,外资引进是县里头等大事,你这溯源系统……是不是太急了点?”

那声音像根细刺,扎在姜芸后颈,她甚至能想象出对方那张油滑脸上堆砌的“为你好”

办公室里很静,静得能听见窗外梧桐叶摩擦的沙沙声。

空气里弥漫着旧文件和墨水的混合气味,县长李振国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背脊挺直,正低头翻阅一份招商引资简报。

桌上,一个东洋风格的丝绸摆件在午后斜阳下泛着冷硬的光泽——那是山崎雄一上次来访时“顺手”

留下的“小礼物”

,此刻,它安静地立在一堆文件旁,像一枚不和谐的楔子。

姜芸深吸一口气,压下喉咙口的涩意。

她没有立刻开口,只是从随身的布包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巴掌大的平板电脑。

她的手指在屏幕上滑动时,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专注,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指腹上常年握针留下的薄茧在光线下清晰可见。

那枚随身携带的绣针,此刻正别在她袖口,针尖在布料下隐约透出一点寒芒,是她此刻唯一的“武器”

“李县长,”

姜芸的声音很稳,像绷紧的丝线,带着不容置疑的清晰,“关于合作社开的‘版权区块链绣品溯源系统’,以及张局长提出的‘影响外资引进’的顾虑,我想当面汇报清楚。”

她没有看张局长,目光直直落在李振国脸上。

李振国抬起头,目光锐利。

他没说话,只是将简报推到一边,指节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了两下,示意她开始。

他的目光扫过姜芸,又下意识地落在那个东洋丝绸摆件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摆件光滑冰冷的表面,划出一道看不见的弧线。

这个细微的动作,像一滴冰水,落入姜芸心底。

姜芸点开平板上的视频文件。

屏幕亮起,清晰的画面瞬间填满了办公室的沉寂。

视频开头,是合作社明亮的绣坊。

镜头聚焦在一幅即将完成的《牡丹富贵图》上。

画面切换,一个年轻绣娘拿起手机,对准绣品边缘一根几乎看不见的、融入丝线本身的特殊“数字编码绣线”

手机屏幕上立刻弹出信息:绣娘:林晓;原料:苏绣特级桑蚕丝(合作社认证);工艺:平针+套针(非遗认证);创作时间:2o25年x月x日;唯一溯源码:2o25xxxxxx。

每一个环节,都清晰可溯,像一条透明的锁链,牢牢锁住了作品的“身份”

“这就是我们的核心——每一件正品苏绣,都绣入了这根特殊的‘编码绣线’。”

姜芸的声音在视频背景音中响起,冷静而有力,“它不是标签,不是贴纸,是绣娘一针一线融入作品的‘基因’,无法剥离,无法伪造。

消费者扫码,看到的是从蚕茧到绣品的全过程,是苏绣技艺的尊严和传承。”

视频继续播放。

镜头切换,画面变得刺眼——那是在刘翠花那个废弃山寨绣厂里拍到的场景。

光线昏暗,几台老旧的绣架蒙着厚厚的灰尘。

一个穿着脏污工服的男人,正用劣质的化纤丝线,模仿着苏绣的针法,粗糙地绣着一片模糊的牡丹花瓣。

旁边,堆放着大量印着“山崎丝绸株式会社”

字样的廉价包装盒。

镜头特写那“牡丹”

——针脚凌乱,丝线毫无光泽,色彩呆板刺俗,与合作社绣坊里那件《牡丹富贵图》的雍容华贵、针脚细腻、丝光流转,形成了天堂与地狱般的强烈对比。

“这就是山崎雄一高价收购山寨厂的目的!”

姜芸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