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利诱难撼匠人心文创初绽试锋芒(1 / 3)

加入书签

一九八三年春的风还带着几分料峭,却吹得红星村的泥土里都冒出生机——“芸香非遗绣娘合作社”

的院子里,二十多个绣娘正围着绣绷忙碌,彩色丝线在指尖翻飞,偶尔传来几声关于针法的讨论,混着院角老槐树的抽芽声,格外热闹。

张桂兰却没心思加入这份热闹。

她攥着绣针的手心里全是汗,目光频频往院门口瞟,绣绷上那只本该圆润饱满的打籽绣桃花,歪歪扭扭地缺了好几瓣。

昨儿傍晚,那个穿西装、戴金丝眼镜的香港商人陈嘉豪,在村口老磨坊堵住了她,说的那些话像块石头,沉甸甸压在她心口。

“张大姐,你在国营刺绣厂待过,懂规矩、有手艺,”

陈嘉豪当时倚着磨坊的石碾子,指尖夹着的香烟飘出淡蓝烟雾,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诱惑力,“姜芸的合作社说到底是小打小闹,给你们的工钱顶天了也就每月三十块。

我在香港有厂子,你要是过来,每月六十块,还能学港式刺绣,将来说不定能去香港定居——你老母亲的关节炎,不是需要进口的‘消炎痛’吗?我随时能帮你弄到。”

六十块!

还能弄来进口药!

张桂兰的心跳到了嗓子眼。

她男人前年在工地摔断了腿,家里就靠她在合作社做绣品的工钱撑着,老母亲的关节炎一到阴雨天就疼得直哭,县城医院的医生说进口药管用,可那药金贵得很,她攒了三个月也没凑够钱。

陈嘉豪的话,像根救命稻草,可她看着合作社院子里姜芸教小满绣雏菊的身影,又觉得心里堵。

当初她从国营厂下岗,是姜芸拉着她进合作社,还特意教她改良后的打籽绣针法,让她的绣品能卖上更高的价钱;上个月她男人复查,姜芸还悄悄塞给她五块钱和两斤粮票,说“别跟大伙儿说,先应应急”

要是她走了,不仅对不起姜芸,合作社里那些跟着她学国营厂标准化针法的姐妹,也得乱了套。

“桂兰姐,你这桃花怎么绣得跟霜打了似的?”

姜芸的声音突然在身后响起,带着笑意。

张桂兰猛地回头,看见姜芸手里端着个搪瓷缸,里面盛着温热的红糖水,额角还沾着点线头——她刚帮隔壁村的绣娘调整完乱针绣的走线。

张桂兰慌忙把绣绷往身后藏了藏,嘴唇动了动,却没说出话来。

她这副样子,姜芸哪里还看不出来不对劲?便拉着她往院角的柴房走,把门轻轻掩上:“有啥难事,跟我说说?咱们合作社是一家人,别自己扛着。”

温热的红糖水递到手里,张桂兰的眼眶一下子就红了。

她吸了吸鼻子,把陈嘉豪找她的事一五一十说了,连进口药的诱惑也没瞒:“姜芸,我知道我不该动心,可我妈她……”

“我知道阿姨的病。”

姜芸打断她,语气没有半分责怪,反而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叠的纸,递给张桂兰,“前几天我去县城送绣品,托供销社的李老板问了,县医院刚进了一批国产的‘布洛芬’,治关节炎管用,价钱比进口药便宜一半。

这是我攒的十块钱,你先拿去给阿姨买药,不够的话,合作社的公益基金里能再支五块——公益基金就是给大伙儿应急用的,你别觉得不好意思。”

张桂兰捏着那张带着姜芸体温的钱,眼泪“啪嗒”

掉在搪瓷缸里。

她原以为姜芸会骂她忘恩负义,可没想到姜芸第一时间想的是帮她解决难处。

她把钱往回塞:“不行,这钱我不能要!

你之前已经帮过我了……”

“拿着。”

姜芸把钱按回她手里,指尖触到张桂兰粗糙的掌心——那是常年握绣针磨出来的茧子,“咱们做绣娘的,靠的是手艺吃饭,更靠的是心里的底气。

陈嘉豪给的工钱再高,可他要的是垄断咱们的绣品,是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