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针尖传薪火灵泉暗涌时(1 / 3)
煤油灯的火苗在晚风中轻轻摇曳,将姜芸的身影长长地投在斑驳的土墙上。
她坐在那张用了多年的旧木桌旁,指尖捻着一根细细的丝线,目光却落在桌角那个上了锁的小木盒上。
里面,是周建军冒雨送还的“水滴针法”
稿,也是她母亲心血的结晶。
昨夜那个念头——将技艺传出去——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了一圈圈涟漪,久久不散。
传承……真的能续命吗?她想起昨日鬓角那根白拔去后,残留的微弱刺痛感,还有指尖触碰到针法稿时,那转瞬即逝的温热。
那感觉太虚幻,像捉不住的梦,却又在她心底扎了根。
她拿起桌上的小圆镜,借着昏黄的光线,仔细端详自己的鬓角。
没有新的白,但那片皮肤下,似乎总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疲惫感在蔓延。
灵泉的消耗,像一把悬在头顶的钝刀,每一次使用,都让她离那未知的枯竭更近一步。
咚咚咚——”
敲门声轻快而带着点怯意。
姜芸收起镜子,起身开门。
门外站着三个女孩,正是昨晚周建军带来的学徒。
领头的是小娟,她手里紧紧攥着一个小布包,脸上带着紧张又兴奋的红晕,眼睛亮得像天上的星星。
后面跟着两个稍大些的姑娘,一个叫李秀芬,梳着两条粗辫子,眼神透着股机灵劲;另一个叫王丽,显得有些拘谨,低着头。
姜芸姐……”
小娟的声音细细的,带着点颤抖,“我们……我们来了。”
快进来,外面凉。”
姜芸侧身让开,一股混合着青草和泥土气息的夜风随着她们涌进屋。
她点亮了屋里另一盏煤油灯,昏黄的光线顿时亮堂了一些,映照着女孩们朴素却干净的衣裳,和她们眼中那份对未知技艺的渴望。
姜芸让她们围着那张旧木桌坐下。
桌上,摊开了几块素净的棉麻绣布,几包颜色各异的丝线,还有几根大小不一的绣针。
空气里弥漫着旧木头、棉布和丝线特有的、带着点岁月沉淀的微涩气息。
“学绣,先要懂线,懂针,更要懂心。”
姜芸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沉静。
她拿起一根针,在灯下细细端详,“针要尖,要利,但不能浮躁。
线要匀,要韧,但不能毛躁。
心呢?要静,要专,要能沉得下去,像这针尖一样,扎进布里,就再不分神。”
她拿起一根深绿色的丝线,熟练地穿针引线,动作行云流水。
然后,她将一块绣布固定在绣绷上,开始示范最基础的“平针绣”
。
针尖在布面上轻盈地跳跃,落点精准,走线流畅,细密的针脚像一行行沉默的诗句,渐渐勾勒出一小片叶子的轮廓。
煤油灯的光晕在她低垂的眼睫上跳跃,专注的神情仿佛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喧嚣。
三个女孩屏住了呼吸,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姜芸的手指。
小娟看得最入神,嘴唇微微张开,下意识地模仿着姜芸捻线的手势。
李秀芬则显得有些急切,手指在桌下悄悄地比划着。
王丽则显得有些茫然,眼神在姜芸的手和绣布之间来回游移,似乎还没完全理解那精妙的动作。
“来,你们试试。”
姜芸停下针,将绣绷和针线推到她们面前。
小娟第一个拿起针,小手有些抖。
她学着姜芸的样子,小心翼翼地将针尖刺入布面,然后试图拉出丝线。
可那针尖像生了锈,又像是不听使唤,拉出的线歪歪扭扭,针脚大得能塞进一颗小石子。
她急得鼻尖冒汗,小脸涨得通红。
“别急,小娟。”
姜芸温和地开口,声音像春日里的溪水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