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爷爷的挣钱手艺(2 / 3)

加入书签

不上价。”

    林三勇看着这些精巧东西,也觉得是好货,但发愁:“不去集市去哪卖?谁买这不当吃不当喝的?”

    “去书局画斋门口卖笔筒!去绣坊银楼边上卖小花篮、零食盒!去茶楼酒肆附近卖小蚂蚱!”林岁安眼睛亮晶晶的,“买这些的人,图的是新鲜有趣,不差一两文钱。爹,您下次带我去吧,我来卖!我会说!”

    林三勇吓了一跳:“你?你个娃娃去干啥?县城人多眼杂的。”

    “爹,我就跟在您身边,不乱跑。”林岁安扯着父亲的衣角,软磨硬泡。她心里盘算着,趁着这个机会亲自去看看县城的市场咋样。

    林老头在一旁听了,倒是开了口:“三勇,带岁安去吧,这丫头机灵,说不定真比你会卖货。你多看紧点就是了。

    林三勇有些犹豫:“行,不过你得跟紧我,不能乱跑……”

    箬溪村有专门去县城的骡车,每日卯时初出发,每人两文,如果货物多,也要给费用。村里离县城将近五十里,这边的官路修得还不错,比较好走,坐骡车不用两个时辰就能到。如果靠双腿走路最少要两个半时辰,这还是在没负重的情况下。

    出发那日,村口的骡车已经等着了。车上已经坐了几个同村的婶子大娘,都是要去县城采买或卖点山货鸡蛋的。林三勇把两大捆普通的筐箩和一小筐精心包裹的新品搬上骡车,林岁安自己爬上骡车,跟众人打着招呼。

    “哟,三勇,今天咋还带着闺女去县城见世面啊?”快嘴的李婶笑道。

    林三勇憨厚一笑:“唉,丫头非闹着要去。”

    一路上村民们聊着家长里短,谁家娶媳妇了,谁家猪下崽了,税粮是不是又要变了……林岁安安静地听着,这些都是最真实的民间百态。

    到了县城,林三勇果然没去嘈杂的集市,而是按女儿的指点,来到了书局和绣坊相对的一条比较干净、行人穿着也体面些的街道。

    林三勇蹲在墙角,把包袱皮打开,露出里面的东西,却不好意思吆喝。这些东西定价那么贵让他有点张不开口。

    林岁安让父亲把那个仿竹节笔筒拿出来,单独放在最前面,自己则拿起一个染成蓝色的小蚂蚱,脆生生地吆喝起来:“好看的小篮子!精巧的零食盒!会跳的草蚂蚱嘞!读书人用的雅致笔筒!”

    她的童音清脆悦耳,很快吸引了一个路过的书生。那书生停下脚步,好奇地拿起那个笔筒:“咦?这竟是芦苇所编?倒有几分竹韵。”

    林岁安立刻接话:“秀才老爷好眼力!这是我爷爷精心编的,您看这接口,这仿竹节的纹路,放在书案上,盛放笔尺,既雅致又实用,只要十文钱!”

    书生听了这伶俐的话,又细看笔筒确实别致,笑道:“小丫头真会说话。成,这个我要了。”

    开张顺利!林三勇精神一振。接着,一个小媳妇被染色的小花篮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