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气海之论(2 / 4)
>法诀从他指尖如游龙般飞出,便将《金煞厚土策》的炼气期功法拓印成册,免费法术和所选属性法术拓印成几枚玉简悬浮而起,表面符纹如活物般扭动,将术法精要尽数刻录。
八长老将玉简递过去时,同时叮嘱道:“此功法虽威力强大,但修炼途中定要谨小慎微,莫要被金煞之气侵蚀心智。”
岩耕低头郑重行礼,玉简入手的凉意,仿佛预示着即将展开的修行之路,既充满挑战,又令人期待。
徐师兄与岩耕从藏经阁出来后,并未返回稚鹰阁,而是直奔岩耕在青竹峰的甲27号小院。
竹影婆娑的小院里,二人相对而坐,煮茶而饮。
竹影在石桌上摇曳成碎金,茶烟袅袅间浮动着松木清香,檐角风铃轻响,仿佛天地都在此刻静候玄机。
徐师兄端起茶盏轻抿一口,茶汤在喉间漾开清苦余韵。
他指尖摩挲着温润盏沿,目光忽然沉凝下来:“岩耕你可知,引气入体绝非小说野史中那般轻易。
普通人贸然尝试,九死一生才是常态。
真正的修士需先有扎实的知识积累,再经专人指导,方能提高成功率,同时尽可能挖掘潜力。
好在经过《徐家启蒙读物》的研习,你已打下稳固根基。”
他话锋一转,语气更添郑重:“况且灵根窍穴的分布因人而异,乃是修士的致命机密,绝不可让不相干者知晓——否则日后斗法时,便会成为取你性命的关键。”
岩耕将徐师兄的话语句句记在心上,摊开手中拓印的经册。
纸页间墨香混着残存的灵气波动钻入鼻尖,让人心神一清。
整整几个时辰里,他指尖在泛黄纸页上来回游走,逐字拆解炼气期的心法步骤,特别是引气入体的“知根”
“引渠”
“筑海”
三阶段。
来归云山的路上,七长老也曾详述过相似的理论,此刻两相印证,更觉通透。
当目光扫过经卷末页附带的《金土融灵增幅诀》时,他瞳孔骤然缩紧——那记载着金属性与土属性灵力交融之法的字迹,竟在纸面上泛起淡淡金光,仿佛有远古道韵蛰伏其中。
他下意识屏住呼吸,只觉心脏在胸腔里剧烈跳动:这门能大幅增幅实力的古老秘法,竟如此直白地呈现在眼前?
“嘘——”
岩耕长吁一口气,后知后觉现掌心已沁出汗珠。
不知何时,竹影已斜爬上他的肩头,暮色正从青竹间隙里渗进来,给经册镀上一层柔和的金边。
徐师兄静坐在竹椅上,凝视着岩耕蹙眉、凝眸、忽而指尖微颤的模样,茶盏中的茶汤早已凉透,却始终未再啜饮一口。
直到岩耕合上经卷,他才缓缓开口:“怎么样岩耕,是否理解了,吃透了?有什么疑问?”
“嗯,师兄,基本理论已吃透,问题不大。
丹田分下、中、上三境——下丹田在脐下三寸,是收纳灵气的初始容器;中丹田居膻中穴处,需下丹田稳固后才能开启;上丹田藏于眉心后方,连通神识与灵根窍穴,可孕育灵识之力。”
岩耕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经册边缘,“但关于构筑双气海或三气海的难易、机遇与风险,我始终像隔着雾看山,恳请师兄指点。”
“你这个问题问得好。”
徐师兄的指节叩了叩石桌,竹影随之一颤。
“修仙界太多修士在这方面浑浑噩噩,尤其是那些没有底蕴的散修,连门径都摸不着。”
随即又道,“下丹田乃基础气海,是修士入门的基石。
像咱们徐家以凡武入道法子,能将下丹田构筑成功率提至七成以上——但单一气海终究是死水一潭,无法与中、上丹田形成共鸣,灵根窍穴滞涩的隐患如附骨之疽,纵然后天耗尽心血,也难弥补天赋鸿沟。”
说到此处,他忽然从袖中取出一枚拇指大小的水晶球,指尖灵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