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荒村奇遇(2 / 3)
不过百丈左右的距离,岩耕却用了近半个时辰才挪到村子最外围的土房外。
他贴紧土墙驻足片刻,屏息细听,确认村中毫无动静,这才蹑手蹑脚地往里挪动。
刚走没几步,眼前的景象便让他心头一紧——村民的尸体横七竖八地散布着,男女老少皆有,有的直挺挺躺在路上,有的蜷伏在院落里。
死者多穿着粗麻布衣裳,个个死状痛苦凄惨,身上却无明显伤口,只是尸身干瘪,血液早已干枯凝固,隐隐散出的腐臭味昭示着死亡已过数日。
“究竟是何缘由酿成这般惨剧?凶手又藏在何处?”
岩耕心中疑窦丛生,恐惧也如藤蔓般悄然蔓延。
他本想立刻逃离这是非之地,可更换身份与衣物的事迫在眉睫,只得强压下惧意,抬手捂住口鼻,匆匆钻进近处一间屋子翻找。
接连搜了七八户人家,总算寻到两套合身的孩童衣裤。
他不敢耽搁,当即用找到的火折子点燃旧衣裤,待化为灰烬后又扬散在地。
在村中一户稍显殷实的人家,岩耕还找到几锭碎银和一些铜板,连忙小心地贴身藏好。
离开时,他瞥见神龛上的祖宗牌位,上头写着“徐氏……”
字样。
最后,他用一大块布裹了约廿斤面粉——并非不想多带,实在是这具十岁孩童的身子负重有限,多了既背不动,也会拖累赶路。
村中死了这许多人,岩耕一刻也不敢多留,收拾妥当便沿着出村的路急离去。
岩耕一路奋力疾行,穿过葫芦腰部似的窄道,又越过连片的良田与池塘,终于抵达葫芦口。
此时他早已腿肚酸胀,酸软得几乎迈不开步。
只见葫芦口矗立着一方大青石,形似葫芦,高约二丈,微微倾斜,石面上隐约可见字迹。
经这些天梳理信息,岩耕勉强认出是“葫芦村”
三字。
日头已渐渐偏移,青石一侧投下大片阴凉,他挪动着重若千钧的双脚,挪到阴凉处缓缓坐下,后背往青石上一靠,总算得以稍作歇息。
恍惚间,一股难以言喻的松弛感漫过全身,他几乎舒服得要呻吟出声。
然而这份安逸转瞬即逝,岩耕不敢久留。
他始终悬着心,生怕有人循迹而来,现他这个外来者;
况且葫芦村的凶案如同悬顶之剑,他不敢保证村子里的人是否已完全死绝,他在村中翻找时是否曾被人窥见——“四知先生”
杨震“天知、神知、你知、我知”
的典故如警钟在耳,这世上从无绝对稳妥之事。
稍缓过些气力,他立刻起身继续逃亡。
既然此处有村落,附近或许便有城镇,唯有混入城镇才能彻底隐匿行踪。
就在他起身的刹那,大青石里悄然逸出一道小指粗细的绿色葫芦虚影,无声无息地没入他体内。
恍惚间,耳畔似有童谣缥缈传来:“葫芦藤,葫芦娃,炼妖类,开妖花……”
他却无暇细辨,只顾埋头赶路。
岩耕不知道的是,岩耕离去不久,葫芦村里的葫芦藤便骤然枯萎,干瘪的果实纷纷炸裂。
山风卷过死寂的村落,将青石上“葫芦村”
三字冲刷得又淡了几分。
十日之后,岩耕来到一处宛如世外桃源般的河套之地。
放眼望去,油油青草如绿色的海洋波涛般肆意起伏,其间偶尔可见一些温驯的动物如悠然的云朵般自在地吃草,它们或低头啃食,或抬头哞叫,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宁静与祥和。
远方,一条古老而充满故事的驿道,宛如一条沉睡的蛟龙,横跨河流,曲曲折折地延伸而来,静静地卧于河套之上,直至尽头处,袅袅炊烟如梦幻的轻纱袅袅升起,仿若一幅从历史深处缓缓展开的古意盎然的画卷。
视野的尽头,似乎存在着一个如同电视里所展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