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新大环(5k)(3 / 4)
加速状态,瞬时加速度也不过是120g左右。
至于‘磁瓶’技术本身,该技术是人类在吞食帝国缴获的数百种先进技术之一。
事实上,人类对于‘磁瓶’技术并不陌生,早在危机纪元早期,丁仪尝试攻克可控核聚变技术时在轨道空间中搭载的环形磁场(托卡马克装置)就是磁瓶的一种。
其原理是通过环形线圈产生闭合的环形磁场,同时配合纵向磁场,使磁场线形成螺旋状闭合结构,从而形成封闭式磁瓶。
但是人类并没有对磁瓶技术进行改良,没有改良的原因是因为该技术对人类没有太大的实用性,操纵磁场在人类的技术发展中只是一个很小的分支,更何况直到五年前人类才突破了智子的封锁,需要发展的方向很多很多。
人类技术现在百齐放,新一轮的科技爆炸已经有了苗头,但五年时间终究是太短了,大多数新技术都处于实验性论证阶段,对磁瓶技术自然也是没有什么研究。
恐龙有控制反物质的需求,而磁瓶技术更是保持控制四维空间内部物体状态方向的关键技术,因此单论‘磁瓶’技术,恐龙远超人类。
从吞食帝国缴获的新型‘磁瓶’技术,让人类只需要在战舰外部安装两个强磁体模块,通过两块供电形成强磁体,就可以使目标空间内形成两端强磁场。
两端磁场强度远大于中间区域。磁场线在两端会向内弯曲,形成“瓶口”,中间区域磁场较均匀,类似“瓶身”。
带电粒子则在磁场中会沿磁场线螺旋运动,当运动到两端强磁场区域时,会被磁场“反射”回中间,从而被约束在磁场形成的“瓶”内。
大环战争时,恐龙就是用这个技术,利用大环背面的数以万计的电流强磁体形成的高速运动轨道,实现了对数以千计‘磁瓶’的高效率控制。随后利用这些磁瓶抛出上千枚反物质武器,成功拦截了人类的三百艘自杀式战舰攻击。
吞食帝国无条件投降后,人类军队登陆大环,完成了对大环的全面占领,随后开始解析恐龙的先进技术。
恐龙们倒是也没有藏私,直接将所有的技术全部交给了人类,包括重核聚变技术、磁瓶技术、超大规模建造技术、白矮星物质加工技术、超分子材料技术等等。
甚至包括人类现阶段完全无法验证的‘高维空间碎片’技术、‘反物质制造’技术。
这两者技术都需要大环进行全功率供能时才能实现,高维空间碎片就不用说了,将大量粒子撑开为四维结构使其形成四维空间,这需要的资源量非常夸张。光是维持四维碎片的存续就需要源源不断投放大量的能源。
人类目前还玩不起这个东西,除非人类舍得让大环吃颗行星,吃饱之后才能进行大面积四维碎片制造。
人类在实验室中消耗了一整个城市的电力,制造了约1立方厘米的四维碎片空间,这个高维空间仅仅存在了0.1微秒左右,就瞬间蒸发消失。
因此,高维空间碎片现阶段不具备研究的价值,人类只是记录了该技术。
至于反物质制造技术,则和高维空间碎片的理由差不多。吞食帝国制造反物质物质方式用大环赤道加速器进行粒子撞击,通过粒子碰撞产生反粒子,再将其约束和收集。
有趣的是,大环的赤道加速器的能级不弱于人类曾经制造的爱因斯坦环赤道加速器,但大环赤道加速器却明显被进行了某种限制性改造,使其维持在一种可以制造反物质,但无法实现类似‘击碎夸克’的效果。
对此,丁仪怀疑吞食帝国也曾被排险者造访过,只是吞食帝国的史书中不知怎么回事抹除了相关记录。
想要大规模制造反物质,同样需要激活大环赤道加速器……但现在大环基本上处于‘饿死’的状态,人类也喂不饱这玩意。
考虑到反物质能被用于实战,因此舰队国际都对该技术十分上心,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研究。可惜科学发展很难一蹴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