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大环悟道(4k)(2 / 4)

加入书签

者并不冲突区,而是同时存在,共同铸就了组成世界的规则。

他的理论世界出现了一名叫盘古的存在,一斧子下去,清而澈的事物上浮成为了“天”。厚而浊的事物则下沉成为了“地”,而宇宙,就囊括在这一片天地之中。

这才应该是,天地的道理。

罗辑意识到,叶文洁的认识并不全面,黑暗森林法则的逻辑基础是两条明确的“宇宙社会学公理”,这两条公理是整个法则的前提。

1.第一公理: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任何文明的首要目标都是保证自身的存续,一切行为,包括扩张、隐藏、攻击等最终都服务于这一核心需求。这是对文明本质的底层假设——无论文明形态、道德观念如何。“活下去”是最根本的驱动力。

这条公理可以解释吞食帝国和三体世界对太阳系的入侵行为。

2.第二公理: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

文明会本能地寻求发展,人口增长、资源消耗、疆域扩张等,但宇宙的总资源是有限的,这一点已经得到了排险者的证实。这就导致了文明之间的根本矛盾:有限的资源无法满足所有文明的无限扩张需求,最终必然引发竞争甚至冲突。

基于这两条公理,再结合两个关键概念——【猜疑链】,文明间无法通过沟通消除彼此的敌意猜测,因为缺乏信任基础,且沟通成本极高和【技术爆炸】,一个文明的技术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飞跃式进步,从“弱势”变为“威胁”,最终推导出“黑暗森林状态”。

宇宙就像一片黑暗的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一旦发现其他文明暴露坐标,为了避免自身被消灭,会第一时间选择开枪消灭对方——因为“不动手”可能意味着被对方通过技术爆炸反杀,而“动手”是最安全的选择,而猜疑链的存在又限制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

和地球打了200年交代的三体人尚且不能相信彼此,同出一脉的恐龙至今还要经受人类的无害化改造,而不是彻底融入人类世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概念在整个宇宙文明中都通用。

第一公理与第二公理确保了文明之间,尤其是发展到星际文明的文明是天然的敌对状态,而猜疑链和技术爆炸的概念又极巨放大了对方文明的威胁性。

消灭你,是宇宙社会学环境下衍生出来的最佳选择。

黑暗森林法则,早在185年前罗辑冬眠时,就已经于梦中悟道得出,对187J3X1发射咒语,只是对该理论的一次成功实践。

至于是如何在咒语发射的30年的时间,就摧毁了50光年外的187J3X1星,则衍生出了另一个技术前提。

即:宇宙中存在普遍的超光速通讯手段。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包含质量不能抵达光速、信息不能超光速的两个概念。但理论是不断发展的,爱因斯坦毕竟是两个世纪前的古人,更别说爱因斯坦从未接受过量子力学。从智子通过量子纠缠进行超光速即时通讯的那一刻开始。

狭义相对论关于信息不能超光速传递的定论就已经出现了谬误。

类似智子的超距通讯,人类尚未发展出来,但不意味着那些黑暗森林中的狩猎者不具备,狩猎者的飞船在半路上,比如距离太阳系10光年的位置时截获了咒语,通过类似智子的超光速通讯汇报给几十光年外的母文明,随后让距离187J3X1最近的同文明飞船,对目标恒星系发动清理式打击的概率是完全存在的。

而这,大概就是187J3X1恒星系在咒语抵达前就被摧毁的真相。

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这意味着宇宙的环境比罗辑所想象的更加恶劣,甚至都不需要咒语抵达目标星域,就可以被拥有高级通讯方式的文明直接提前摧毁。

罗辑冬眠前,本来至少以为要等咒语飞过去才能生效……

黑暗森林更黑暗了。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