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6章 宣德炉(2 / 2)
我无奈摇头,这小子,算盘打得挺精。
车子开到潘家园市场附近停下。
虽然是冬天,但周末的潘家园依旧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地摊一个挨着一个,瓷器,玉器,铜器,木雕,旧书字画……琳琅满目,真假难辨。
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
夏小雨看啥都新鲜,一会儿蹲在地摊前拿起瓷碗问价,一会儿又对着一尊铜佛摸摸看看。
“果哥,你看这个青花碗怎么样?老板说是乾隆的。”
“仿的,底足不对,画工也糙。”
“那这玉扳指呢?说是和田籽料。”
“玻璃的,压手感不对,颜色太贼。”
“这铜钱总该是真的吧?这么多!”
“大部分是宋钱,不值钱。你要真想买,挑几枚品相好的大观通宝或者崇宁通宝,字体优美的,还能值个几十百八块,当个玩意。”
夏小雨被我打击了几次,有点蔫了:“合着这满地就没真东西啊?”
“也不是没有,得看缘分,更得看眼力。”
我一边说着,一边带着他在摊位间穿梭,目光扫过那些瓶瓶罐罐。
给长辈送寿礼,瓷器易碎,玉器水太深,字画更是不敢碰。
最好是铜器或者文房雅玩,显得有品味,又不张扬,价格也相对好控制。
逛了快一个小时,夏小雨已经开始打哈欠了。
在一个不太起眼的摊位前,我停下了脚步。
摊主是个干瘦老头,揣着手坐在马扎上,也不怎么吆喝。
摊子上东西不多,大多是些零碎铜器和杂项。
我的目光被角落里一个物件吸引了过去。
那是一个黄铜的宣德炉,不是那种满地仿制的冲天耳三足炉,而是一个狻猊钮的簋式炉。
炉身不大,直径也就十五公分左右,包浆熟旧,色泽沉静,隐隐透着暗红色的宝光。
狻猊的造型古拙憨厚,线条流畅。
“老板,这个炉子怎么拿?”
我蹲下身,指了指那铜炉。
摊主抬了抬眼皮,慢悠悠的说:“小伙子眼力好,明代的,一口价,八百。”
夏小雨一听就撇嘴:“八百?这么一个破铜炉?果哥,这玩意儿能行吗?看着还没那边几十块的亮呢。”
我没理他,伸手将炉子拿起来。
入手沉甸甸的,压手感十足。
仔细看铜质,精炼细腻。
翻看底款,是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字体挺拔,刻工深峻,符合明代中后期仿宣德炉的特征。
关键是那股子由内而外透出来的温润包浆,绝不是短期能做旧的……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