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碑刻留憾(1 / 2)

加入书签

采石场的血泪,如同一声沉重的警钟,敲打在每一个参与修桥的东塘村人心上。伤者的呻吟与家属的泪眼,让原本高涨的热情蒙上了一层难以挥散的阴霾。李青禾更是将这份沉重悉数背负在了自己愈加佝偻的脊梁上。她日夜奔走,调度人手继续那危险的开采,督促郎中精心诊治,更将“青禾香膏”所得几乎尽数贴补了药资与伤者家计,自己与工坊众人则缩衣节食,啃着最粗粝的饭食。

幸而,那三位受伤的汉子,在郎中的竭力救治与家人的悉心照料下,伤势终于稳定下来,虽仍需漫长调养,但性命总算无碍。这消息,稍稍驱散了笼罩村子的愁云。石料的开采,在更加倍加小心的谨慎中,艰难地继续着。

与此同时,桥基的夯筑也在同步进行。依照县令所定“勤谨桥”之名,需在桥头立一石碑,镌刻桥名,以志纪念。此事自然落在了村中那位年逾花甲、技艺最精的老石匠肩上。老石匠感念李青禾为修桥付出的一切,心中早已将她视作这石桥真正的魂灵所在。

这一日,风和日丽,是个打磨刻字的好天气。老石匠选了一块质地细腻、色泽青灰的条石,仔细打磨平整碑面。他凝神静气,调好刻刀,依照心中早已默念千百遍的字样,开始镌刻。铁钎与石头碰撞,发出清脆而有节奏的“叮叮”声,石屑纷飞。他刻得极其认真,每一笔每一划都倾注着对这座桥、对李青禾的敬重。

李青禾正在不远处与众人一同搬运稍小些的石块,填充桥基。她时不时直起腰,擦一把汗,目光便会不由自主地投向老石匠那边,看着那石碑在老人手下渐渐显出轮廓。

日头渐高,碑文已大致成型。老石匠停下歇息,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的作品,准备进行最后的修整。李青禾也趁着歇息的空档,缓步走了过去,想看看石碑的进度。

她走到近前,目光落在碑面那已具雏形的三个大字上。初看之下,她心中尚存一丝对工程进展的欣慰,然而,当她的视线清晰地捕捉到那最关键的、已然深深凿入石骨的第一个字时,她浑身猛地一僵,如同被一道冰冷的闪电劈中!

那碑上,赫然刻着的,并非县令亲定的“勤谨”二字,而是——

青 禾 桥

老石匠见她过来,还带着几分自豪与感慨,指着碑文道:“青禾娘子,你瞧,这‘青禾’二字,老朽刻得可还端正?这座桥,合该用你的名字才是……”

他话音未落,李青禾已猛地扑到石碑前,枯槁的手指颤抖着抚过那冰冷坚硬的“青”字刻痕,深陷的眼窝里瞬间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惊惧与急怒!她霍然转身,嘶哑的声音因极度的情绪波动而尖锐变形,厉声打断老石匠:

“住手!快住手!错了!刻错了!!”

老石匠被她这突如其来的激烈反应吓了一跳,愣在当场,周围几个帮忙的村民也闻声围拢过来,不明所以。

李青禾胸口剧烈起伏,指着那“青禾”二字,声音嘶哑得几乎撕裂:“是‘勤谨桥’!县令大人亲笔所定,是‘勤谨桥’!为何刻成‘青禾’?!快改!立刻改过来!”

老石匠这才醒悟自己会错了意,铸成大错,顿时慌了神,结结巴巴道:“这……老朽……老朽以为……这桥既是娘子你力主,又出了这般大力,用你的名字天经地义……‘勤谨’二字,哪有‘青禾’来得贴切……”

“糊涂!”李青禾急得额上青筋暴露,她一把抓住老石匠的手臂,力道大得惊人,目光锐利如刀,死死盯着他,又扫过周围面露不解的村民,嘶声竭力地解释道:

“御匾悬于祠堂,是为佑全村!俸银化为石桥,是为利乡邻!此乃众人之功,非我李青禾一人之劳!县令赐名‘勤谨’,乃是嘉许我等勤勉本分之德,非为独誉我一人!”

她喘着粗气,声音因激动而愈发嘶哑难听,却字字泣血,带着一种深沉的恐惧与警醒: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