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女史青袍(2 / 3)

加入书签

,并无旁人想象中的激动与荣耀,反而掠过一丝极淡的、难以察觉的疏离。

吏员与县令又说了些勉励的话,诸如“不负皇恩,勤勉劝农”

之类,便带着仪仗离去。

工坊院内,瞬间被巨大的兴奋与喧嚣淹没。

众人围拢上来,争相看着那圣旨与官袍,七嘴八舌,满是祝贺与惊叹。

“娘子!

不,女史大人!

您当官了!

朝廷封的官!”

周娘子声音颤抖,眼圈红。

“了不得!

了不得!

俺们东塘村出女官了!”

张寡妇激动地搓着手。

“这袍子真气派!

娘子快穿上瞧瞧!”

赵三娘忍不住伸手想去抚摸那光滑的绢面。

李青禾却微微侧身,避开了赵三娘的手。

她捧着衣匣,目光扫过众人兴奋的脸庞,嘶哑的声音平静地响起,如同投入沸水中的一块冰:

“此乃皇恩浩荡。”

她顿了顿,视线重新落回衣匣中的青袍上,语气平淡无波,“然,此袍于我等,并无大用。”

众人一愣,喧嚣声渐渐平息下来。

李青禾捧着衣匣,转身走向自己那间简陋的居室。

她将圣旨恭敬地置于屋内唯一一张矮柜的顶层,然后用钥匙打开墙角一个老旧、厚重的樟木箱子。

这箱子平日存放些她认为重要、不常用的物事,比如那本记录工坊收支与农事心得、以炭笔写就的册子,比如一些罕见的草药种子。

她掀开箱盖,将那只装着青绢官袍的紫檀木匣,小心翼翼地、平稳地放了进去,就压在箱子的最底层。

然后,“咔哒”

一声,合上箱盖,落锁。

整个过程,干脆利落,没有丝毫犹豫。

周娘子跟了进来,见状大为不解,急道:“娘子!

这……这可是官袍啊!

代表着朝廷的恩典和您的身份!

怎能……怎能压箱底呢?日后若有官面上的人来,或是去县里……”

李青禾转过身,看着周娘子,又看了看门口探头探脑、同样一脸困惑的赵三娘等人,嘶哑的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

“下田需短褐,官袍招虫蛾。”

她只说了这十个字。

短褐,是粗布制成的短衣,耐磨耐脏,便于劳作。

虫蛾,不仅指田间飞舞的蚊虫小咬,更暗指那些可能因这身官袍而招惹来的、不必要的目光、麻烦、甚至是嫉恨。

这青绢官袍,象征着荣耀,却也意味着束缚。

它光滑的质地,沾不得泥土灰尘;它宽大的衣袖,碍得了弯腰除草、扶犁驱牛;它沉稳的颜色,在田埂间过于扎眼,与周遭的黄土绿禾格格不入。

更重要的是,一旦穿上它,她李青禾,便不再是那个可以埋头于田亩、工坊,凭双手与头脑做事的农妇,而是成了一个符号,一个需要应对官场规矩、人际往来的“女史”

她所求的,从来不是这身官袍所带来的虚名。

她所愿的,只是田里的庄稼能多收几斗,工坊的丝线能多缫几斤,跟着她的妇孺能多一口安稳饭吃。

这官袍,于她脚踏实地的生活而言,非但无益,反是累赘。

周娘子张了张嘴,还想再劝,可看着李青禾那深陷眼窝中平静却坚定的目光,看着她那双依旧沾着泥土与药渍的手,再看看那被锁入箱底、隔绝在日常生活之外的青袍,终究什么也没说出来。

她似乎有些明白了。

赵三娘挠了挠头,嘀咕道:“也是……穿着这袍子,咋下地嘛……招虫子……”

李青禾不再多言,拿起靠在墙角的锄头,对周娘子道:“西坡那两分豆子地,该去锄草了。”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