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妇言账册(1 / 3)

加入书签

桥市年终账目的公示,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池塘的巨石,在东塘村激起的涟漪久久未散。

那白纸黑字、分毫毕现的收支明细,不仅消除了村民的疑虑,更在那些参与管理的妇人心底,点燃了一簇迥异于往日的光亮。

尤其是赵三娘等几位掌管“公平秤”

的寡妇,她们亲手触摸过交易的银钱,亲耳听闻过客商的赞誉,如今更亲眼见证了这公共账目所带来的信任与力量。

一种模糊的、名为“参与”

与“担当”

的意识,在她们被苦难磨砺得粗糙的心田里,悄然破土。

这一日,天降薄雪,细碎的雪粒给“勤谨桥”

和骡马市凉棚覆上了一层浅浅的白纱。

工坊内却暖意融融,炭火烧得正旺。

李青禾将赵三娘、王瘸子堂嫂等七位参与了桥市管理、或是修路核算的寡妇召集到一起,她们是东塘村第一批在公共事务中崭露头角的妇人。

李青禾面前摊开的,不再是往日的总账,而是七本簇新的、用粗糙草纸订成的空白账册,旁边还放着七支毛笔和一方劣质砚台。

“以往的账目,多由周娘子、王嫂子她们记录,你等只管做事。”

李青禾嘶哑的声音在安静的屋内格外清晰,“但从今岁始,骡马市的每日抽成、修路民夫的工食记录、乃至日后其他由你等经手的公共事项,皆需由你等自行登记入册。”

自行记账?!

七位寡妇闻言,脸上皆露出惊愕与惶恐。

赵三娘下意识地将那双因常年劳作而关节粗大、布满冻疮的手缩回袖子里,讷讷道:“娘子……俺们……俺们认得几个字已是勉强,这记账……精细活计,万一记错了,岂不是坏了大事?”

“认字是基础,记账是应用。”

李青禾目光平静地扫过她们不安的脸,“错不怕,怕的是因怕错而不敢做。

修路掌秤那般难事,你等都做得,记几笔账,有何不能?”

她拿起一本空白的账册,翻开,用毛笔蘸墨,在扉页上缓慢而端正地写下“某年某月骡马市税入册”

字样,又在内页画出简单的表格,标注“日期”

、“交税人”

、“货物名目”

、“斤两”

、“折银”

等栏目。

“格式在此,依样画瓢便是。

数目字需大写,防止涂改。

每日事,每日毕,不得积压。”

她将账册推给赵三娘,“你掌秤,便由你始。

若有不明,可互相商议,亦可来问我,或问周娘子。”

她又将其余六本账册,分别递给负责其他事项的妇人,一一指明记录要点。

捧着那沉甸甸的、散着纸墨气息的空白账册,七位寡妇心情复杂。

这薄薄的册子,比她们往日抡过的锄头、握过的扫帚似乎还要重上几分。

那毛笔握在手中,更是比秤杆还要难以驾驭。

起初的几日,工坊角落专门辟出的那张大桌上,景象可谓是鸡飞狗跳。

赵三娘对着账册抓耳挠腮,一个“3”

字写得歪扭如蚯蚓,墨团滴落,污了纸面;负责记录修路工食的妇人,将“粟米五升”

误记为“五斗”

,自己却浑然不觉;还有的将日期写串,或是算盘打得噼啪响,结果却差了十万八千里。

张寡妇性子急,偶尔路过瞧见,忍不住嘟囔:“瞧这费劲!

不如还是让识文断字的来……”

李青禾却只是冷眼旁观,并不插手,只在每日傍晚,让她们将各自的账册上交,由她亲自复核。

油灯下,李青禾枯槁的身影映在墙上。

她翻阅着那七本字迹拙劣、满是涂改的账册,目光锐利如鹰。

她不言不语,只是取过一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