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公器私授(1 / 2)

加入书签

怀揣那本《织造秘要》,李青禾踏着暮色回到东塘工坊。

那册子在她怀中,仿佛带着女红坊仓房里未散的霉味与石灰的涩气,更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名为“知识”

的分量。

她并未立刻去翻阅那本记载着“秘要”

的册子,而是将全副心思,都放在了刚刚见识到的、那简单却有效的石灰陶缸防霉法上。

翌日,天刚蒙蒙亮,她便召集工坊众人,尤其是负责仓储管理的王寡妇等人,将女红坊棉垛霉变之事与那石灰陶缸储棉之法,细细道来。

“……棉花最惧潮湿闷热,以往我等堆放,虽也注意通风,然遇连绵阴雨,依旧难免风险。

此法以陶缸密封,石灰吸潮,可谓防患于未然。”

李青禾嘶哑的声音在清晨的空气中显得格外清晰,她甚至找来纸笔,粗糙地画出了陶缸内石灰与棉花层层相隔的示意图。

众人听得连连点头,皆觉此法大妙。

王寡妇更是眼前一亮,她掌管工坊物料出入,深知棉花霉变损失之大,若有此法,日后仓储便安心多了。

“娘子此法甚好!

我这就去联络窑厂,订制一批大陶缸,再去采买生石灰!”

王寡妇性子急,说着就要转身去办。

“且慢。”

李青禾叫住了她,目光扫过众人,缓缓道,“不止我们工坊要用。

你且去多联络几家窑厂,估算数量。

再将此法,告知村里所有储棉、种棉的人家,乃至……邻近村落,若有愿学者,皆可来观摹,此法并非秘密,无须藏私。”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一愣。

王寡妇更是愕然张大了嘴,以为自己听错了。

“娘子!”

王寡妇猛地拔高了声音,脸上写满了不解与急切,“这……这可是从官家工坊学来的好法子!

咱们自己用着,日后收储棉花,品质定然远别家,这便是独一份的优势!

若是都传了出去,家家都能防霉,咱们……咱们还如何靠这个得利?这秘法,合该独享,方能财啊!”

“是啊娘子,”

旁边也有妇人附和,“好容易得来的窍门,怎能白白教给别人?”

院内一时议论纷纷,大多对李青禾这“公器私授”

的决定感到不解甚至反对。

这年月,谁家有个独门手艺、秘方,不是死死捂着,当作传家宝、聚宝盆?哪有主动往外推的道理?

李青禾静静地听着众人的反对,深陷的眼窝里并无波澜。

待议论声稍歇,她才嘶哑开口,声音不高,却自有一股沉静的力量,压下了所有的嘈杂:

“独享秘法,或可一时得利。”

她目光扫过王寡妇那急切的脸,又看向院外那片广阔的田野,“然,若只有我东塘工坊棉花不霉,别家棉花尽毁,来年棉种短缺,棉价必然飞涨,波动巨大。

我工坊虽有些许存货,又能织多少布?能安稳几时?”

她顿了顿,语气更加沉缓,却字字敲在众人心上:“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若周遭乡里因棉霉而穷困,购买力下降,我等织出的布匹、制出的香膏,又能卖给谁去?桥市又如何兴旺?”

“唯有让此法流传开来,使全乡、乃至更广之地,棉花皆能妥善储存,减少损失,方能稳定棉产,平抑棉价,形成长久、稳妥的营生环境。

此非损己利人,实乃……互利共生。

全乡防霉,棉价才稳,我等工坊,方能在这平稳之中,行得更远。”

全乡防霉,棉价才稳!

这一番话,如同拨云见日,瞬间点醒了众人!

王寡妇张着的嘴缓缓合上,脸上的急切化为了深思。

她只盯着工坊内一隅得失,却未曾想到这法子关乎的是整个行业的根基与外部环境。

是啊,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