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临终还簪(1 / 2)

加入书签

李青禾掷下的两枚蒸饼,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虽未激起滔天巨浪,却在东塘村众人心中漾开了层层复杂的涟漪。

那日桥头一幕,众人看得分明,李青禾言语冰冷,界限清晰,未曾有半分与陈家人和解的意味,那“不续前仇”

四字,更像是将过往恩怨彻底封存,不容再提。

然而,那两枚实实在在、救了陈婆母子一时饥寒的蒸饼,却又带着一种越个人恩怨的、近乎冷酷的慈悲。

陈婆携着蒸饼,搀扶着气息奄奄的陈大柱,在众人各异的目光中,蹒跚离去,重新缩回了那间破败、阴暗的茅屋。

那两枚饼,或许延缓了死亡的逼近,却终究拉不回注定沉沦的命运。

不过两三日的功夫,一个更加确切的消息便在村中传开——陈大柱,不行了。

油尽灯枯,已是弥留之际。

这消息并未引起太多同情,多数人只是淡漠地听着,甚至觉得这是天道循环,报应不爽。

唯有那破茅屋里,日夜回荡着陈婆绝望而压抑的哭泣。

然而,就在陈大柱气息奄奄、意识偶尔回光返照的短暂清醒时刻,他却做了一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

他死死抓住枯瘦如柴的母亲的手,浑浊的眼睛里爆出最后一点急切的光,嘴唇翕动,出微弱如蚊蚋、却耗尽了他全部气力的声音:

“娘……簪……簪子……还给……还给李家……那……那支……”

陈婆起初并未听清,直到陈大柱反复挣扎着,用眼神示意枕下,她才茫然地伸手摸索。

在破败霉的稻草枕下,她摸到了一个硬物,拿出来一看,竟是一支包裹在褪色破布中的银簪!

那簪子样式老旧,早已失了光泽,簪身布满划痕,尤其是簪尖处,更是锈迹斑斑,带着一种被岁月和某种难以言说的经历侵蚀后的黯淡。

陈大柱死死盯着那支簪子,眼中竟滚下两行混浊的泪来,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断断续续地吐出几个字:

“当年……典……典棉种的……簪……是……是李家的……还……还了……才能……闭眼……”

话音未落,他喉头咯咯作响,最后一口气骤然散去,眼睛却依旧圆睁着,望着那支锈迹斑斑的银簪,仿佛有莫大的执念与愧疚未曾放下。

陈婆握着那支冰凉的、带着儿子临终体温和嘱托的银簪,呆立了半晌,继而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哀嚎。

哭过之后,她看着儿子至死未能瞑目的双眼,又看看手中那支仿佛烫手的簪子,终究是颤巍巍地站起身。

她再次走出了那间弥漫着死亡气息的茅屋,这一次,她没有去桥头,而是径直朝着东塘工坊的方向走去。

她的脚步比上次更加虚浮,背影佝偻得如同即将折断的枯枝。

工坊院内,李青禾正在查看新一批桑苗的长势。

听到脚步声,她抬起头,便看见陈婆如同一个幽灵般,挪到了院门口,却不敢进来,只是隔着门槛,又一次“扑通”

跪了下去。

这一次,她没有哭嚎,没有乞求,只是高高举起那支紧握在手中的银簪,枯瘦的手臂颤抖得厉害。

“青……青禾娘子……”

陈婆的声音嘶哑破碎,带着一种濒死的绝望与完成遗命的执拗,“大柱……大柱他……走了……他……他临走……让老婆子……把这个……还……还给李家……”

她将银簪又往前递了递,那簪尖的锈迹在日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他说……这是……是当年……典当棉种的那支……李家的簪子……他……他一直藏着……如今……物归原主……求……求娘子……让他……瞑目……”

典当棉种的簪子!

工坊内众人闻言,皆是一震!

周娘子、张寡妇等人脸上顿时露出愤慨与恍然交织的复杂神色。

当年李家婆母为了渡过灾荒,不得已典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