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草鞋分利(1 / 2)

加入书签

“以工代赈”

之策,如同给焦渴的土地引来一道活泉。

清淤的号子在渠畔响起,编织的草绳在祠堂廊下沙沙作响,东塘村内外,弥漫着一种不同于往日田园牧歌的、带着些许艰辛却充满生机的忙碌气息。

流民们有了正经活计,眼中不再是麻木绝望,而是为了一口粮、几文钱而奋力劳作的专注。

村落也因此免受流民滋扰,反而因水渠的疏通、桥市草编货物的充盈而受益。

然而,李青禾深陷的眼窝里,并未因此显露出丝毫松懈。

她深知,善政需有善法维系,利益需有规矩平衡,方能长久。

那草鞋、草垫、草筐在桥市售卖所得,虽是小钱,日积月累,却也成了一笔需要明确去向的款项,关乎工坊的投入、流民的收益,更关乎这“以工代赈”

之策能否持续,乃至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状况。

这一日,草鞋摊又售罄了一批货物。

王寡妇捧着收来的铜钱,与负责验收登记、放工钱的周娘子一同来到李青禾面前,请示这笔钱款如何处置。

工坊内几位核心妇人也都围拢过来,目光落在那些叮当作响的铜钱上。

李青禾没有立刻回答,她先是拿过周娘子的登记册,仔细核对了近日流民编织的数量与应的工钱,确认无误,让周娘子依册足额放下去。

然后,她才指着剩下的钱款,嘶哑开口,声音不高,却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麻绳、稻草,乃工坊垫钱购入。

教授技艺,管理售卖,亦需人工。

此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日后,草鞋等物售款,依此例分配:所得款项,七成归于工坊账目,充作原料成本及管理耗费。”

七成归工坊!

众人闻言,微微点头,觉得理所应当。

毕竟本钱是工坊出的,活计是工坊组织的,摊子是工坊管理的,收取七成并不过分。

然而,李青禾接下来的话,却让众人精神一振:

“剩余三成,”

她语气加重,清晰地说道,“不归工坊,不归私囊,单独提出,立为‘村中公积’之‘备荒款’,专款专用!”

公积?备荒款?专款专用?

这几个字眼,让周娘子、张寡妇等人瞪大了眼睛。

她们只想着工坊得失,何曾想过要将这辛苦赚来的钱,单独划出一部分,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流民编鞋,得工钱活命,是‘代赈’之功。

然天有不测风云,今日流民困顿,我等伸出援手,焉知他日我东塘村不会遇上天灾人祸,粮米短缺?”

李青禾的声音沉静,却带着一种穿透岁月的忧患,“这三成款项,便是未雨绸缪之资。

平日积攒,遇灾时便可购粮平粜,或设粥棚,救急纾难。

此非为一己之私,乃为全村老少,预留一条退路!”

她目光转向站在一旁、性子虽急却于银钱上颇为耿直、心中也有一杆公道秤的张寡妇,指定道:

“张嫂子,日后这‘备荒款’便由你掌管。

另选两位信得过的老成妇人协理。

每笔收入,皆需登记造册,钱款入库,非经公议,不得动用。

其用途,唯在‘买粮备荒’,使‘雨露均沾’!”

买粮备荒,雨露均沾!

这八个字,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心上。

张寡妇更是浑身一震,她万没想到李青禾会将如此重要、关乎全村未来的款项交到自己手中!

这是何等的信任!

她当下也收起了平日里的急躁,脸色变得无比郑重,上前一步,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却异常坚定:

“娘子放心!

我张氏虽是个粗人,却也知轻重!

这钱是全村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