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贡丝惊魂(1 / 2)

加入书签

“素丝无疵,可贡织造局!”

周娘子那句激动到颤抖的赞叹,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东塘工坊激起了远比想象中更大的波澜。

上等生丝,尤其是能达到“贡”

级品质的丝线,其价值远非寻常土丝或棉麻可比,背后所代表的更是通往更高阶层、获取巨大利润与声望的捷径。

消息不知如何传了出去,很快,县衙乃至府城负责采办宫廷用料的“织造局”

小吏,竟真的派人前来查验。

那吏员手持放大镜,对着光,仔细检视丝线的均匀度、光泽度、韧性,又反复揉搓检验其强度,最终微微颔,留下了一句:“丝质尚可,若能量产且皆能如此,或可列入岁贡候选名录。”

虽只是“候选”

,却已足够让整个工坊,乃至整个县城为之震动!

这意味着,东塘工坊这只“草窝”

,竟真有可能飞出“金凤凰”

然而,机遇总是与苛刻的要求并存。

那吏员临走前,丢下了一句轻飘飘却重逾千斤的话:“贡丝之选,重‘匀净无瑕’。

尤忌‘接头’!

丝线需‘九里不接’,方算入门之基。”

“九里不接”

这四个字,如同四道冰冷的枷锁,瞬间铐住了所有人的喜悦。

所谓“九里”

,乃是极言其长,并非确数,但要求缫出的生丝极长,中间不能有断头接头。

一旦出现接头,丝线便有了瑕疵,价值大跌,根本入不了织造局的眼。

而这,恰恰是手工缫丝最难逾越的技术鸿沟。

煮茧火候、水温、抽丝力度、手法娴熟度,任何一丝偏差,都可能导致丝线断裂。

要做到长时间、大批量“不接”

,简直难如登天!

工坊刚刚历经僵病筛选出的优质蚕茧本就不多,经不起太多浪费。

周娘子带着几名蚕妇日夜尝试,小心翼翼,精神高度紧张,然而断裂依旧时有生。

眼看着珍贵的茧子消耗,却缫不出符合要求的长丝,众人刚刚燃起的希望,又渐渐被焦虑和沮丧取代。

李青禾枯槁的脸上不见喜怒,唯有一双深陷的眼窝,死死盯着那在沸水中翻滚的蚕茧和那纤细如命悬一线的丝缕。

她看得比谁都仔细,看得眼睛酸涩都不曾眨眼。

她知道,这不是靠人多或者小心就能解决的问题。

这需要一种极致的专注,一种对手中丝线每一分微妙变化的精准感知,一种近乎入定的、与丝线融为一体的状态。

“你们都下去歇息。”

夜深人静时,她忽然嘶哑开口,屏退了所有身心俱疲的蚕妇。

“青禾妹子,你……”

周娘子担忧道。

“我来试试。”

李青禾的声音平静无波,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

她洗净双手,坐到了缫丝锅前。

灯火如豆,映照着她专注到极致的侧脸。

她摒弃了所有杂念,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眼前那口咕嘟冒泡的缫丝锅,和那数根需要同时照料、纤细脆弱的丝头。

她的手指,因常年劳作而粗糙,此刻却展现出一种异样的灵巧与稳定。

指尖轻捻,感知着丝线传来的最细微的张力变化;手腕轻提,控制着丝线离开水面的度与角度;目光如炬,时刻观察着丝线的均匀与光泽。

添茧、续丝、绕缰……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流畅,仿佛演练过千百遍,又仿佛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她不吃不喝,不言不语,如同老僧入定,全部的精气神都灌注在那几根莹白的丝线上。

时间在寂静中流逝,窗外夜色深沉,又逐渐透出熹微晨光。

锅下的火苗被她小心地维持在最适宜的温度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