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大渠争端(1 / 2)

加入书签

工坊与村落刚因水车共享、以工抵债等事,维系住一丝艰难的平衡与互助,一场更大的风波,却如同蓄势已久的洪水,猛然冲垮了这短暂的宁静。

这一日,数名县衙工房的胥吏,在一名身着青色官袍、面无表情的工房典史带领下,突然出现在东塘地界。

他们手持皮尺、木桩,沿着塘东外围的棉田一路丈量、打桩,圈定了一大片土地,其中便包括了李青禾工坊那十几亩经过“血肥”

滋养、刚刚恢复生机、寄托着来年偿还官贷与工债希望的棉田!

“奉县尊大人谕令!”

工房典史展开一卷公文,声音冰冷地对着闻讯赶来的李青禾及众多乡邻宣布,“为保县境漕运畅通,灌溉周遭万亩良田,官府决议开挖‘惠民大渠’,引西河水东灌。

尔等所占之地,正在渠线之上!

即日起,限期十日,自行清理地上附着之物!

官府将依律给予青苗补偿!”

此言一出,如同晴天霹雳!

开挖大渠?占用棉田?

李青禾心猛地一沉,急步上前:“大人!

此事为何从未听闻?此乃我工坊赖以生存的棉田,去岁刚遭大火,今岁方才缓过……”

“官府规划,岂需事事与你等小民商议?”

典史不耐烦地打断她,抖了抖手中的公文,“此乃县尊大人亲自勘定之利民工程!

尔等只需遵令行事即可!

至于补偿……”

他瞥了一眼那长势良好的棉田,嘴角撇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依《田亩征用则例》,按中田青苗补偿,每亩折银一两五钱。”

每亩一两五钱?!

人群顿时炸开了锅!

“一两五钱?这简直是抢!”

“去岁那般光景,一亩好棉田出息都不止这个数!”

“这哪是‘惠民渠’,这是要命渠啊!”

李青禾气得浑身颤。

去岁大火后,她投入多少心血肥田养地?如今这棉田沃土油黑,苗势茁壮,明眼人都看得出其价值远寻常中田!

更别提其上寄托的军需订单、工债务、全村希望!

一两五钱一亩,无异于明抢!

“大人!”

李青禾强压怒火,声音因激动而愈嘶哑,“此田绝非寻常中田!

去岁投入肥力、工本远此数!

且田中所产,关系军需供应,岂能以此低价征用?还请大人明察,重新核价!”

典史脸色一沉:“李娘子!

莫非你想抗命不成?补偿标准乃朝廷则例所定,岂容你讨价还价?休要聒噪,领了补偿银,清理田地!

若延误渠工,按阻挠公务论处!”

威胁之意,溢于言表。

胥役们开始强行打下更多的木桩,白色的石灰线如同毒蛇般,缠绕在青翠的棉苗上。

乡邻们又急又怒,却敢怒不敢言,只能围着李青禾,将希望寄托在她身上。

李青禾看着那冰冷的石灰线,看着胥役们蛮横的动作,看着典史那不容置疑的嘴脸,深陷的眼窝里,先是愤怒,继而是一片冰冷的绝望,最后,却燃起一股破釜沉舟的决绝!

她知道,寻常哀求辩解已无用处。

官府既已决定,且开出如此低价,显见是打定了主意要强征此地。

但她不能退!

退一步,便是工坊倾覆,债务压顶,全村生机断绝!

她猛地转身,对张寡妇厉声道:“看好这里!

在我回来之前,谁也不准动棉田一株苗!”

说完,她头也不回地疾步奔回工坊那间存放重要文书的小屋。

片刻之后,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她再次出现。

手中紧紧捧着两样东西:一本是纸张泛黄、边角磨损的《田契》——那是她当初买下这片滩地的凭证;另一本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