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举债复工(1 / 2)
“铁骨在,作坊不倒”
的誓言犹在焦土上回响,但冰冷的现实旋即如寒冬般刺骨。
清理废墟、收集残存铁件只是第一步,要复工,需要的是真金白银——购买新的棉花、麻料、修补棚顶的苇席、添置烧毁的工具……处处都需要钱。
而工坊的现银,早已在之前的扩张和采购中消耗殆尽,那藏于灶底的百两积蓄,也因持续投入和意外支出所剩无几。
一场大火,几乎烧干了所有的流动资金。
李青禾枯槁的脸上不见波澜,唯有深陷的眼窝里,计算的光芒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锐利,也更加沉重。
她深知,此刻停下,便是前功尽弃,人心散了,再聚更难。
必须立刻找到资金,复工生产,用源源不断的产出,才能重新造血,渡过难关。
寻常借贷无门。
乡邻大多清贫,县里钱庄见她工坊刚遭大火,风险巨大,皆婉言谢绝。
只剩下最后一条路,那是一条饮鸩止渴的险路——印子钱。
印子钱,乃是民间一种利息极高、盘剥极狠的高利贷,利滚利,如跗骨之蛆,一旦沾染,极难摆脱。
李青禾几乎没有犹豫。
她找来张寡妇和周娘子,嘶哑道:“我去借印子钱。
此事你二人知晓便可,莫要外传,以免动摇人心。”
张寡妇和周娘子闻言,脸都吓白了。
“青禾妹子!
使不得啊!
那印子钱是能吃人的!”
“咱们慢慢来,总能想到法子,何必去碰那阎王债?”
“等不及了。”
李青禾语气平静,却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军需订单误期是何后果,你们清楚。
工坊几十口人等着吃饭,更等不起。
唯有此法,能最快拿到钱。”
她当即便通过隐秘渠道,联系上了县里放印子钱的把头。
那是个面色阴沉、眼神精明的中年人。
查验过地契(工坊所占滩地早已被李青禾买下)后,又听闻有军需订单做保,把头才勉强同意借贷,但利息高得吓人,而且是“日滚利”
,按日计息,每日需支付当日利息。
白花花的三十两银子到手,沉甸甸的,却烫得灼人。
每一枚铜钱仿佛都带着未来的噬咬。
李青禾毫不耽搁,立刻派人四处采购急需的棉花、麻料、明矾等物。
工坊的“雷声”
在沉寂数日后,终于再次艰难地、断断续续地响了起来。
然而,印子钱的阴影,也随之笼罩而下。
自借款第二日起,那把头派来的伙计便准时出现在工坊外,不多言,不进门,只伸手讨要当日的利钱。
那笔钱,对于刚刚复工、尚无产出的工坊而言,如同一笔额外的、沉重的赋税。
起初,尚能用购料剩余的少许银钱支付。
但很快,便捉襟见肘。
李青禾面上不动声色,暗中却已勒紧了工坊和自家所有的开销。
粮食减量,菜里不见油腥,夜校的灯油也省了又省。
但每日那笔固定的利钱支出,依旧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刀,催命般精准落下。
必须开辟新的财源,填补这个日益扩大的债窟!
李青禾将目光投向了工坊之外。
她召来众人,声音嘶哑却清晰:“如今难关,需大家同心共渡。
工坊要复工,军布不能停,但每日利钱亦不能断。
我有三策,或可暂解燃眉。”
“其一,塘中所养鱼虾,原为自食,如今每日捕捞一些,由周娘子带人赶早市售卖,换得现钱。”
“其二,工坊后院所种菜蔬,晒制菜干,亦可换些微薄银钱。”
“其三,”
她顿了顿,“我近日翻阅药书,后山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