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水车借力(1 / 3)

加入书签

棉田的丰收,绿肥的成功,让李青禾对这片土地投入了更多心血。

然而,随着棉株日渐茂盛,夏日酷暑来临,一个新的难题凸显出来——灌溉。

塘东地势略高,虽临着那片不小的水塘,但取水灌田却极为费力。

需人力用桶从塘中打水,再一担担挑至田边浇灌,效率低下,且极其耗费人力。

工坊的妇人们白日已耗在织机上,夜间还需学习,再让她们承担如此重体力劳作,实在难以为继。

雇人挑水,又是一笔不小开销,且并非长久之计。

李青禾望着那片在烈日下有些蔫头耷脑的棉株,又看看不远处那波光粼粼的塘水,深陷的眼窝里满是焦灼。

必须想办法将塘水引上来!

她忆起曾在流浪时,于江南水乡见过一种名为“水车”

的器物,能以人力或畜力驱动,将低处之水提往高处,用于灌溉,效率极高。

其构造似乎是以木板为链,连缀成环,套于齿轮之上,借力转动,带水而上。

心思既定,她便知该寻何人。

这精巧机关之术,非沈明远莫属。

她寻到沈明远时,他正蹲在塘边,打磨着一根弯曲的硬木,不知又在制作什么古怪工具。

李青禾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比划着描述那水车的模样。

沈明远沉默地听着,手中打磨的动作未停,浑浊的目光却投向了那片棉田和水塘之间的落差。

半晌,他放下手中的木料,站起身,用脚在泥地上划拉起来。

他画的并非美观的图样,而是一些极其简洁的线条和符号,标注着尺寸、角度、力点。

齿轮如何咬合,龙骨板如何连接,脚踏板如何驱动……虽潦草,却自有一种内在的严谨逻辑。

“需硬木,韧竹,铁轴齿。”

他沙哑地吐出几个词。

“工坊出钱,材料尽可去买。”

李青禾立刻道。

沈明远不再多言,收起那根未完工的硬木,转身便去筹备。

接下来的日子,沈明远便泡在了工坊一角。

锯木声、刨削声、敲打声,与织机的轰鸣交织在一起。

他选料极其苛刻,纹理不匀的不用,有疖疤的不用。

打磨组装更是精益求精,榫卯严丝合缝,齿轮转动顺滑。

李青禾时常过来查看进度,看着那架巨大的、结构复杂的脚踏水车逐渐成型,心中充满期待。

半月后,水车完工。

主体以硬木制成,巨大的主动轮和从动轮上嵌着精心锻打的铁齿,长长的龙骨板上钉着一块块刮水板,下方没入水中,上方延伸至田边水渠。

旁边是一个可供人站立踩踏的驱动架。

安装那日,工坊几乎停了工,众人都围过来看稀奇。

这庞然大物矗立在塘边,显得颇为壮观。

沈明远亲自示范。

他站上驱动架,双脚交替踩动踏板。

通过连杆齿轮传动,巨大的主动轮缓缓转动,带动环状的龙骨板循环升降。

没入水中的刮水板将塘水舀起,随着龙骨板提升至最高处,倾入连接的水槽,哗啦啦流入通往棉田的土渠中。

清冽的塘水,就这样被源源不断地提了上来!

“动了!

动了!

水上来了!”

围观的人群出阵阵惊呼和欢呼,孩子们兴奋地沿着水渠奔跑。

李青禾枯槁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舒展的笑容。

她亲自上前试踩,虽有些费力,但水流源源不断,比之人挑肩扛,效率何止提升了十倍!

“妙极!

妙极!”

钱老农抚摸着那还在滴水的刮水板,激动得胡须直颤,“沈老弟真神人也!

李娘子,有此物在手,再不怕天旱了!”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