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铁器时代(1 / 2)

加入书签

官家赔款所购的加铁锄、包钢刃,并不仅仅是十把铁锹、二十副锄刃那么简单。

它们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东塘工坊及其辐射的乡邻间,激起了远预料的涟漪。

往日里,工坊妇人们料理棉田,用的多是自家带来的陈旧农具。

木柄松动,铁刃崩口、卷刃乃是常事。

锄草刨地,往往事倍功半,一日劳作下来,掌心磨出血泡,腰酸背痛,却垦不出多少地。

尤其是那塘边新垦的荒地,土质硬结,夹杂苇根碎石,更是难啃的硬骨头。

而今,这批新式“利器”

分下来(虽属工坊公器,但优先供工坊自家使用),甫一上手,感受便截然不同。

那加厚加重的铁锹,分量沉手,但锹头锋利,边缘包着坚韧的钢口,一脚踩下去,能轻松切入坚硬的土块,一撬便是大块泥土翻起,效率惊人。

那包了钢的锄刃,更是破土碎草的神器,锄刃过处,杂草应声而断,坚硬的地表被轻易刨开,露出下面湿润的沃土。

最初使用的那几日,工坊棉田里时常响起妇人们惊喜的啧啧赞叹。

“哎呦!

这锹真好使!

俺这老腰都轻省了不少!”

“快看这锄头!

这草根一下就断了!

往年得刨好几下!”

“这地翻得又快又深,苗子肯定长得壮!”

效率的提升是肉眼可见的。

以往需个妇人耗费整日才能勉强翻完的一小片地,如今或许只需两人大半天便能完成,且质量更高。

变化最为显着的,便是以张寡妇为的那七位最早跟随李青禾的寡妇。

她们本就是吃苦耐劳的性子,如今得了如此趁手的工具,更是如虎添翼。

七人自觉组成一队,专司工坊最繁重的垦地、除草、施肥等活计。

有了这批铁器相助,她们的劳作效率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往日里,七人齐心合力,一日能垦出的土地面积已有定数。

而如今,同样的时辰,同样的七个人,竟能垦出出往日一倍有余的土地!

且因工具得力,翻土更深,除草更净,为后续的播种和管理打下了极好的基础。

“了不得!

了不得!”

钱老农时常背着手来田边转悠,看着那七位妇人挥汗如雨、却进度神的场面,连连摇头感叹,“这好家伙事,真顶大用!

老汉我种了一辈子地,也没使过这么锋快的锄头!”

这一日,午后歇晌。

七位寡妇坐在田埂树荫下,喝着凉茶,擦着汗。

虽疲惫,却人人脸上带着畅快满足的笑意。

新打的农具就靠在一边,刃口在阳光下闪着冷冽的光。

其中年纪最长的王婶,默默拿起手边那把包钢锄刃,用粗布细细擦拭着沾上的泥土。

她的手指布满老茧,轻轻摩挲着那光滑、冰凉、却蕴含着无穷力量的钢铁刃口,眼神渐渐有些直,仿佛透过这冰冷的铁器,看到了自己漫长而辛劳的过去。

过了许久,她才长长地、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那叹息里饱含着太多难以言喻的情绪,有羡慕,有酸楚,更有一种无法挽回的遗憾。

她抬起头,望着远处还在劳作的年轻妇人,声音沙哑地喃喃道:

“早三十年……早三十年要是能有这样一把家伙什……俺当家的……或许就不会累得吐了血……俺那三亩薄田……也不至于荒了一半……娃儿们……也能多吃几顿饱饭……”

话语哽咽,再也说不下去。

只是用那双粗糙如树皮的手,一遍又一遍地、极其爱惜地摩挲着那锄刃,浑浊的眼里泛起了泪光。

周围说笑的声音渐渐安静下来。

张寡妇、周娘子等人都沉默下来,她们都听懂了王婶话里那沉甸甸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