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织机雷动(1 / 4)
棉籽饼抵了肥债,沤麻取纤维的工序便再无阻碍。
河滩边新挖的几口沤麻池终日泛着灰黑浑浊的泡沫,空气中弥漫着植物纤维腐烂特有的、略带腥臭却并不令人厌恶的气息。
壮劳力们负责浸沤、捶打、漂洗,将那些坚韧的麻皮最终梳理成缕缕粗糙却结实的麻纤维。
接下来的纺线、织布,便是妇人们的天地。
起初,仍是沿用最古老的手摇纺车和脚踏织机。
纺车嗡嗡,织机咔嗒,声音单调而持续,融入村落的日常声响,并不显得突兀。
工坊规模日益扩大,吸纳的人手越来越多,纺出的麻线、织出的粗麻布也渐渐堆积。
然而,需求,永远跑在产能的前头。
订单如雪片,不仅来自本县,邻县乃至府城都有商号派人来接洽,想要包销这“李痘医”
工坊出产的遮面巾,甚至有人询问能否织造更精细些的麻布。
李青禾枯槁的脸上不见喜色,唯有深陷的眼窝里,计算的光芒愈锐利。
手摇脚踏,效率终有极限。
若要满足这汹涌需求,必须再次变革。
她将目光投向了那几台老旧的脚踏织机。
这种织机,一日勤勉不休,最多也只能织出数尺布。
太慢了。
她忆起曾在早年流浪时,于某处大镇作坊外惊鸿一瞥,见过一种更复杂的织机,似乎唤作“斜织机”
或“腰机”
,效率远脚踏之机。
其关键似乎在于经线的张力控制和梭子的穿引方式。
具体如何,她却记不真切了。
但这念头一旦生根,便再难拔除。
她找来村里最老练的木匠刘师傅,连比带划,将自己模糊的记忆和基于织造原理的推想说了出来:能否改进踏板,让开口更省力清晰?能否改造梭道,让梭子通行更疾更稳?能否增加卷布轴的机关,让经线始终保持均匀张力?
刘师傅听得似懂非懂,皱着眉头,叼着旱烟袋,围着那几台老织机转了整整三天。
最终,他一拍大腿:“成不成,试试便知!”
于是,工坊一角成了木匠的试验场。
锯木声、刨花声、敲打声不绝于耳。
李青禾几乎寸步不离,与刘师傅反复商讨、修改。
失败的零件丢了一地,偶尔能听到刘师傅懊恼的嘟囔和李青禾沉静的、带着思索的低语。
张寡妇等人好奇又忐忑地围观,看不懂那些奇形怪状的木构件,只觉青禾妹子越让人捉摸不透。
半月后,一台经过大幅改装的、模样古怪的织机,终于呈现在众人面前。
它比老织机更高大,结构更复杂,多了几根连杆和踏板。
“试试。”
李青禾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和期待。
最熟练的织妇被请上前,小心翼翼坐上去,依照刘师傅指点,脚踏踏板,手掷梭子。
咔——哒——!
哐——当——!
声响骤然变得不同!
不再是原先相对沉闷的“咔嗒”
,而是变成了更加响亮、更加急促、甚至带着某种金属般铿锵感的撞击声和摩擦声!
梭子在改造过的梭道中如飞箭般穿行,每一次穿引都带起一声短促有力的破空声!
卷布轴随着脚踏节奏,均匀地转动,将新织成的布匹缓缓卷起。
效率,肉眼可见地提升了!
那织妇从最初的生疏到熟练,度竟比往日快了近一倍!
而且看似省力不少!
“成了!
真的成了!”
张寡妇第一个惊喜地叫出声来。
工坊里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和议论声。
李青禾深陷的眼窝里,终于掠过一丝极淡的释然。
刘师傅搓着手,黝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